所謂漢都亞後人,提出的證據根本不合邏輯,更像是個睜眼說瞎話的騙子!更扯的是這些【族譜】證據竟然只是寫在麻將紙上!

張無忌| 2015-12-18| 檢舉

所謂漢都亞後人,提出的證據根本不合邏輯,更像是個睜眼說瞎話的騙子!更扯的是這些【族譜】證據竟然只是寫在麻將紙上!

文:張丹楓

漢都亞是570年前的古人,若真有後代傳承到今天,怎麼可能只傳到十二代?邏輯上根本不通!這個自稱是漢都亞第十二代後裔的卡立胡先若非算術差勁,就是亂扯一通的騙子。

姑且不論漢都亞在馬六甲王朝歷史上是否存在,也把漢都亞是不是華人的問題撇開,單以邏輯思考,就知道這個卡立的論點完全不靠譜。

很簡單的邏輯,漢都亞的存在已經超過570年。如果真是他的後人,怎麼可能只傳到第十二代?以570年來計算,平均每一代間隔是47.5歲,漢都亞的後代竟然代代遲婚?每一代都到47.5歲過後才生下一代?邏輯上根本就不通。

懂得看中華民族族譜的人都知道,如果你的初祖從500年前開始傳宗接代,傳了500年的話,後代開枝散葉至少都超過18代了。

就算以遲婚的現代人來說,一般上,如果活到80歲以上,都已經四代同堂啦。570年計算下來,肯定早已超過20代啦。

所以,我很大懷疑,這個所謂漢都亞第12代子孫的話,根本不足信。

據馬六甲王朝歷史記載,漢都亞在公元1444年左右出生於馬六甲的生於甘榜雙溪杜容(Kampung Sungai Duyong)。他的父親名為漢馬末(Hang Mahmud),是一位可靠的堡壘戰士。他的母親是Dang Merdu Wati。

相傳他小時候和朋友漢布德一起擊敗海盜。不久後他得到當時的馬六甲蘇丹慕扎法沙(Sultan Muzzafar Shah,第五代蘇丹)的賞識,並給予他出任海軍統帥的職位。據記載他為人很具正義感,在蘇丹慕扎法沙在任期間,打擊海盜行動得到好評。

有一天,一班人在宰相的村子附近橫衝直撞。宰相敦霹靂帶同一班保鑣對事件進行調查,也遭到攻擊,保鑣們逃逸。可是漢都亞和他的朋友碰巧在附近擺攤時,看到發生了什麼事,趕到救敦霹靂。他們跟那班橫衝直撞的人搏鬥並把他們全都殺了。

敦霹靂對漢都亞和他的朋友們的勇氣和敏捷感到驚奇,敦霹靂獎勵他們每人一套衣服,並任命他們為指揮官,帶他們到敦霹靂的家和工作的宮殿。他們還引介到蘇丹慕扎法沙御前,他們成了馬六甲歷史上一個眾所周知的傳奇。

=====================

(馬六甲17日訊)「我就是漢都亞存在過的證明!」一名自稱是漢都亞第12代後人的馬來男子日前挺身而出,通過申訴自己是漢都亞後人的身分,來捍衛漢都亞確實是真實存在於馬六甲王朝時期的英雄人物。

來自馬六甲魯容,現年50歲的卡立胡先申訴,是依據自己家族代代相傳的文物和手稿,證實自己是漢都亞這名馬來西亞歷史英雄人物的後人。

擁有文物和手稿

他表示,有關的文物和手稿,包括由其已故的堂兄羅斯林莫哈末耶谷,以手寫方式記錄在麻將紙上的家族族譜、一個相信曾因為漢都亞和漢惹拔在皇宮表演馬來武術時被矛刺穿的銅板、以及一份由其祖輩流傳下來,由爪夷文翻譯而來的《海軍上將漢都亞的傳奇故事》的複製文本。

「當羅斯林在2010年講述有關漢都亞祖先的故事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證據。我要求他提出就這說法提出證據,因為我不想他們的故事被指責為是編造的。結果他當時就拿出所有有關的複製文本和那張記錄著我們家族族譜的麻將紙。」

「最讓我震驚的,是一張用白色古羅馬字符寫在黑色紙張上,類似族譜關係圖的紙張。上面的字體因為年代久遠的關係已經有點模糊,但我還是能從上面的句子中看到寫著老巨港的爪夷字。」

「因此,如果有人質疑漢都亞並不真實存在,那麼自然而然也是質疑整個馬六甲皇室的存在,也包括敦霹靂蘇丹、天猛公以及他們的家族的存在。我們將會出示每一個證據,來證實漢都亞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卡立:族譜證實漢都亞存在

也是馬六甲魯容馬來歷史與遺產組織主席的卡立表示,其堂兄出示的相關證據,多是記錄由漢都亞堂弟的拿督敦克拉(Datuk Panglima Tun Kola)講述,用爪夷文記錄著包括漢都亞歷史的起源、漢都亞的英雄事蹟以及他環遊世界的航海事蹟的文本。」

「這些超過400年歷史的文本,相信是經由敦阿都拉欣,也就是同樣系出於漢都亞父親敦馬末的直系後代流傳下來的,而隨後則流傳到我的爺爺拉金瑟林(Lajim Selim),也就是拿督敦克拉的後代。」

「隨後再流傳給羅斯林的父親,也就是第10代後人,並由他重新抄寫並翻譯了一部分的內容,最終再交到了我手上。」卡立在邊出示族譜時邊這麼表示。而根據這份族譜,顯示卡立的母親──拿督敦加尼(Datuk Pahlawan Tun Janee)是那督敦克拉的嫡系後代。

他表示,事實上不僅只這份族譜能證明漢都亞的真實存在,其他一些文本的內容也在在地證實了漢都亞的存在,他最後說到,「我們仍在就這些文本進行翻譯,因為當中有大量的爪夷古文並且難以去了解,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我和另一位漢都亞後人正在國家圖書館的幫助下努力地去翻譯這些文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7970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