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借錢買房子,銀行不借。想借錢做生意,銀行不借。想借貸為什麼會這麼難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原來國家銀行會監督我國每間銀行的,只要發現有那間銀行不依照條例就會中罰的。
看看為什麼現在我們借貸會這麼難~
今年10月大馬銀行業貸款增長9.1%,創下4個月來最低增速,汽車、房屋貸款申請和批准遭拒的人大有所在,為何銀行搶了那麼多錢,卻不願意為民眾打開「方便之門」?
人人都說,銀行是「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的表率,但說來奇怪,現在乃太平盛世,既沒有金融危機攪局,也沒有呆帳壓力,銀行打開門做生意,有顧客上門,居然沒有好聲招呼,還將之往外推,這未免奇怪。
那麼,究竟為何銀行將借錢的人拒之門外?
首先,我們從銀行的存款貸款比來看。存貸比主要用來評估銀行的資金情況。假設銀行成功吸收100令吉存款,但銀行並不可能將100令吉全部借出,需要保留一定的資本來應對突發事件,否則可能出現過度放貸情況。
但是,如果存貸比過低,則可能反映銀行未善用存款,甚至是突顯貸款需求嚴重不足的情況,因此如何取得平衡至關重要。
國行數據顯示,今年10月止,我國銀行業存貸比已經飆至91.2%,今年首10個月存貸比也高達88.5%,遠比去年同期的85.9%為高,顯示出銀行每取得100令吉存款,貸出的金額已經達到88令吉50仙,如果存貸比進一步飆升,銀行業可能面對資金不足問題。
存款追不上貸款
若銀行希望降低存貸比,就得想方設法來增加存款,但過去6個月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存款率低迷不振,增幅最高只有1.3%,根本追不上快速增長的貸款需求,如果不嚴格審批貸款,恐怕很快就陷入資金枯竭的窘境。
肯納格研究更警告,銀行業存款增速持續趕不上貸款,貸款存款比已飆至16年高位,領域貸款存款比已逼近流動性壓力的臨界點。
惠譽(Fitch)表示,信貸前景趨疲,加上銀行系統資金流可能進一步緊縮,都可能測試大馬銀行業應對危機的緩衝能力。
「儘管如此,我們預見流動性趨緊導致信貸不斷緊縮問題幾率不高,但若情況持續,潛在負面衝擊可能日趨顯著。」
哇!~每 100令吉存款,貸出的金額已經達到88令吉50仙,剩下的萬一有什麼問題出現,銀行跑路都不行,怪不得我們人民想借款會這麼難。在下來的2016年相信人民真的會更加苦,分分鐘連這個華人農曆新年大家都是過得苦哈哈的,因什麼東西都起價。
看看各大銀行的資料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