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階層淪為房奴。。!大馬人請仔細閱讀,才會明白 。(房奴)。! 大家一起SHARE出去吧。!!

新聞快知| 2015-11-09| 檢舉

過去半年,油價大跌、馬幣貶值、一馬公司醜聞、萬物漲價、裁員不斷,導致人民除了錢包縮水,心理負荷也大,民怨四起,甚至已到了人心惶惶的時候。

政府的新季財政預算案出爐,卻依舊重行政、輕發展預算,因此在隔周的馬股激不了絲毫漣漪,說明了市場並不歡迎這樣的財政預算案。

一馬援助金「技術含量低」的惠民政策,相比通脹及消費稅給民眾帶來的消損,只是聊勝於無而已,說穿了,不過為了掩蓋無能而用來安撫民心的措施,或像一些從事不良行業者,逢節修橋蓋廟來彌補自己的罪惡,讓自己良心好過一些而已。

《東方日報》黃金城在其文《中產,還是中慘階級》中倡議徵收資本利得稅,以充裕國庫及抵制市場投機活動,打壓房價炒作,筆者深以為然。

房地產嚴重泡沫化

雪隆一帶的房地產嚴重泡沫化。北馬一間兩千多平方尺的房地產,售20餘萬,隆市一所1000方尺的公寓卻從60萬令吉起。公寓所用的建材肯定比排屋來得少,所以歸咎於建材昂貴的說法安能成立?那就是土地昂貴了,可是三、四十層的公寓,每個單位平均所占的土地又有多少?如果真的地價是主因,政府應該採取措施控制地價,除非這樣做會影響到官商的利益。

最近一個30多歲的大專同學來電,告知被裁員了,薪金兩千多令吉的他竟然都不能倖免。對比於目前動輒要月供3000、4000令吉的中價樓房,教人民尤其是剛出來社會的新生代情何以堪?

除此,中下階層的且不談,筆者有兩個同事,來自中上階層,薪水也在平均收入之上,但仍無能力購買房子。其中一個須集本身、女朋友及胞姐三人之力才供得起一所在隆市的公寓。

在這水深火熱的當兒,仍變相地恐嚇民眾,慫恿人們負債購房,硬說房價低潮已過的無良發展商,對得起人民嗎?

據筆者所知,已變質為商品的樓房,泡沫化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無法避免的後遺症,裡頭的原因不是單一的,包括貧富懸殊、官商一體、官商勾結、尋租作風等。

雖說很多人都買不起房子,但手上擁有數十個單位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掌控著樓房市場,就算賣不出也常租出去,讓買不起房子的中下階層淪為房奴,這也是人們常怨世態炎涼,現實殘酷的原因。

除了作者所說的資本利得稅,筆者認為遺產稅也是其中一個應採用的措施。人生在世不過百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本來要的就不多。如果不是能傳承子孫,誰傻到會艱苦成守財奴?可是,由於能夠留給下一代,而人性天生自私,因此很多人都想著留給下一代,就運算元孫們成了打跛腳都不用憂也在所不惜。這使到社會的分化越來越兩極化,這也是為什麼說「中產階級變中慘階級」。

徵收遺產稅的主要目的是抵制人類的貪慾,維護社會良性競爭,讓下一代同處於起跑線的不二法門。

除此,還應該像新加坡那樣提倡高薪養廉,但官員不得同時從事商業行為。另外,當官的必須定期公開財產狀態以示清白。檳州政府曾公布首長及行政議員財產,其他州屬及聯邦政府更應效仿,樹立清廉之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7064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