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茨廠街失土?很多人會叫好!

以民為主| 2015-10-03| 檢舉

(吉隆坡2日訊)吉隆坡市政局(DBKL)規定,外籍勞工不被允許在茨廠街擔任銷售助理或和顧客直接交易!

吉隆坡市政局小商執照組組長依布拉欣尤索夫在接受《人民郵報》採訪時指出,他們目前只允許小商販在正常營業時間設立攤位和手推車。

但他說,市政局還在討論是否允許小商販雇用外籍勞工。

「茨廠街小販公會投訴本地員工難請,所以我們讓他們(外勞)幫忙看管攤位。」

「但外勞直接銷售商品是違法的,我們可以對觸法的商家採取行動。」

依布拉欣也表示,市政局已經對商家們公布這項決定,而商家們都已經和當局達成協議。

「如果有外勞賣東西被抓到,違反規定的商家可能被吊銷執照,不會再另行通知。」

■對經商執照控管嚴格

他說,在茨廠街改裝之前他們已經發出773張經商執照,但那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的商家申請入駐。

「茨廠街和其他購物中心不同,商家不需要特別申請特定位置的許可證。」

「他們只需定期更新經商執照,而變更執照持有人名字的唯一機會,是當前一位持有人死亡之後。我們非常嚴格,只允許直系親屬之間的執照轉讓。」

依布拉欣也說,市政局將與國內貿易、合作社與消費部合作,共同打擊茨廠街出售的的盜版產品和假貨。

「我們隨時可以像以前一樣採取行動,但我們需要該部門的協助,因為只有他們才能確定貨物的真假。」

茨廠街近年來已經從富有特色的旅遊景點,轉變成外勞主導的「外勞街」,售賣各種仿製的名牌假貨,而前陣子紅衫軍更以此為藉口要政府對付茨廠街商家。

《老外轟茨廠街:這不叫唐人街!》

(吉隆坡19日訊)茨廠街,對吉隆坡人而言是最熟悉的街道,卻因外勞居多而淪為「外勞街」,然而這條對外廣為宣傳為「唐人街」的老街,不少外國遊客也深覺「貨不對辦」,批評售賣的商品普通且毫無特色,而且是高價的盜版貨劣等商品,簡直「爛透了」!

《人民郵報》走訪茨廠街,發現該街道上無論是售賣衣服的攤位、贗品手提袋、手錶攤位、飲食攤位等,約80%的「攤主」都是外勞。

而且,除了一些檔口售賣馬來西亞特色手信以外,大部分的攤位售賣的商品是盜版或劣等貨,而且價格昂貴。

受訪的外國遊客紛紛指出,茨廠街售賣的東西普通且毫無特色,隨處可見。

但遊客也說,他們前來茨廠街的目的並不是來逛街購物,而是感受大馬的特色。

來自比利時的PIET接受《人民郵報》訪問時指出,他已經是第五次來大馬,但每次都會前來茨廠街,因覺得這條街具有特色,是當地看不到的。

「的確,我覺得這條街賣的東西不特別,非常普通。不過我每次來這裡都不是為了購物,只是喜歡這裡具有濃濃的唐人街味道。」

「我喜歡在這裡品茶,還有看到這燈籠的美景。我知道新年要到了,所以感受一下新年的氣息。」

儘管街道上充斥著外勞和劣等商品,但茨廠街仍受外國人的歡迎。

■ 狠批茨廠街一文不值

儘管如此,許多外國遊客在著名旅遊評論網站 tripadvisor 里狠批茨廠街,指該街是所有唐人街,最骯髒且難以忍受的。

來自俄羅斯的網友Gruntgrunt 在tripadvisor網站里留言指出,茨廠街不像他走訪過其他國家的唐人街,比較像是印度的遊客兜售市場。

他說,一路上很多問他「先生,你從哪裡來?」和「你可以進來我的店」等,但是售賣的商品卻是「垃圾」,很骯髒,而且讓人逛得很有壓力。

「除非你找的是假的勞力士,想要買一些當地的工藝品也不行(那些店沒有討價還價政策),而且價錢極不合理,因為很多遊客在那邊,等著遊客上釣。」

「恐怕這一點也不道地,除非你從來沒去過這些地方,有如印度,那你可能會覺得過癮。」

■ 茨廠街不道地

來自加拿大的網友koolkookaburra 也說,茨廠街不是一條道地的唐人街。

他說,儘管茨廠街有古色古香的老廟,但不出色,而且該區擠滿殷切的小販想要售賣普通不過的商品。

來自愛荷華州的網友Greg N 狠批茨廠街「爛透了」。

「一點也不道地的唐人街,只是一個地方擠滿小販兜售假商品。」

「我想要找一個好的華人餐館,卻找不到。如果你真的要逛街,去旁邊吉隆坡中央藝術坊,然後會看到很漂亮的興都廟Sri Maha Mariamman,就在街對面。」

網友Greg N 說,茨廠街是很爛的唐人街。

來自英國的網友talk2pkc說,茨廠街是個危險的地方,呼籲大家小心扒手。

「很難過的是看到傳統的唐人街已經消失,取代的是粗魯與魯鈍的非法外勞,而且很危險,可能涉及打架、欺負和打壓遊客。」

「請小心保管你的貴重物品,附近幾乎看不到可以保護旅遊客的政策。」

「可以很肯定的是,我不會帶我的家人或我的曾祖父祖母過去哪裡,因為不安全!」

無論如何,在Tripadvisor網站上,還是有不少遊客在走馬看花時,對茨廠街留下好印象,而讚不絕口,有者則特別推薦美食。

不過一般上他們都認為茨廠街已成為名牌手提袋的贗品天堂。

《看劍‧收復茨廠街失土》 2014-12-12

當大馬三大民族走進茨廠街,發現吉隆坡市最具華人氣息與濃烈中華色彩的「唐人街」驟眼之下,突然不見了!

大眾沒有因此大驚小怪,而是泰然處之!大馬人多逛多走再多看幾眼,也就習以為常了,沒啥好小題大作,說三道四的。

唐人街變外勞街,始於外勞大量與洶湧的進入,從小變到大變,再產生巨變,形成社區居住環境的變遷,社會商業經濟的變革。

當吉隆坡華人傳統的唐人街道和商業區,都變成了外勞經濟特區後,毗鄰孟沙的小印度城,可能很快也變成了外勞的大本營和國度。

此外,吉隆坡以馬來族群坐鎮的秋傑律、中南區,很快也會步唐人街和小印度的後塵,從各擁半壁江山,到一統天下,成為外勞「改朝換代」的新經濟特區。

吉隆坡直轄區部長東姑安南一句不經意的話:茨廠街(唐人街)的小販、地攤檔主80%是外勞。

巫統部長不經意的一句戲言,指唐人街變外勞街,外勞在唐人街操控80%的本地商業經濟活動,原有的「80%」華人去了哪裡?

部長東姑安南提醒與勸告,茨廠街有須恢復大馬公民的巴仙率和配額固打。

華社華團也「醒」來了,呼籲地方政府加緊配合與嚴厲執法,協助茨廠街收復80%的原有失土。

茨廠街的本土公民和業主,如繼續「阿里峇峇」的出租和頂讓其檔位和地盤,不事生產和坐享其成,就釘死和沒收其營業執照。

茨廠街的小販和檔主,既無心經營,只圖眼前出租和轉讓的短視利益,有關執照權益,就直接批給外勞好了!

茨廠街的華裔小販和檔主,從上一代傳承到下一代,年輕的新生代,已不想再做親力親為的「苦命」老闆,請廉價的外勞代為掌檔掌攤掌廚,才算是「吃腦」的新新老闆,一樣的風生水起。

敦馬說:請個「老外」來管理馬航,反映馬來西亞人笨,但請外勞掌柜掌店,卻是馬來西亞人最聰明的地方!(光明日報‧看劍‧文:慕容公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6331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