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華僑被稱為「吉隆坡王」!原因竟然是.....!!!!

Kingsle ...| 2015-09-24| 檢舉

1855年,英屬馬來西亞馬六甲,一位十八歲的青年因為嗜賭,被族叔遣送回國。當他乘船到達新加坡,等候轉乘大船回中國的時,賭性再發,結果將族叔所送的回鄉錢給輸光,迫使他不得不折返馬六甲。

他當然不敢再去找自己的族叔,就與一位名叫葉福的同伴,從馬六甲步行至附近的蘆骨(Lukut)去發展。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決定,將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這位青年叫葉亞來。

葉亞來(又名葉德來),1837年出生於廣東惠陽縣,客家人。

由於家貧父早亡,加上天災人禍,曾讀了兩年私塾,就因貧輟學,替人放牛。十七歲身為家中長子的他,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決自賣身為豬仔,告別母親弟妹,隻身南渡至馬六甲。

抵達馬六甲後,先是被安排在族人經營的錫礦廠工作,之後被轉介到另一族叔葉五的雜貨店當夥計。

由於他嗜賭,族叔葉五不忍心看他沉淪下去,加上雜貨店的生意也不好做,就給他一些錢,讓他回家去。

沒想到,他半路上就把錢輸個精光。葉亞來因為嗜賭醜事而被家人責怪,沒有面子,所以不願回去。

1856年, 葉亞來到了蘆骨,在同是客家人張昌的礦場當廚師;三年後,在族叔葉福資助下,經營生豬及收買錫米之生意。

不久,葉亞來的生意擴展到雙溪烏絨,結交上華人甲必丹盛明利之總巡(保安隊隊長)同鄉劉壬光。

葉亞來不喜歡經商,就到盛明利處當了副總巡。

甲必丹,是葡萄牙及荷蘭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殖民地所推行的僑領制度。

1860年8月,雙溪烏絨兩位馬來土酋為爭奪華人礦區錫米稅收而發生械鬥,盛明利被殺。六個月後戰事平息,葉亞來被推薦成這裡是甲必丹,他不負眾望,管理妥善,政績良好。

兩年後,葉亞來到吉隆坡協助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劉壬光處理行政事務及管理錫礦廠。

自此,葉亞來逐漸發跡。

1864年,他終於創設了自己的公司–惠州公司;一年後又開設了「德生號」藥材店,迎娶華人女子郭庚嬌為妻。

1866年吉隆坡王室發生內戰,葉亞來捲入了長達八年的內戰,被迫與雪蘭莪州執政東姑古丁結盟。

1868年,劉壬光逝世後,葉亞來代執行甲必丹任務。

他嚴懲盜竊,組織一支精銳巡邏隊,使得吉隆坡的治安空前良好。

翌年,葉亞來正式被冊封為第三任吉隆坡華人甲必丹。冊封儀式由蘇丹代表拉惹瑪赫蒂主持。

戰後的吉隆坡,廢墟一片。

葉亞來有計劃,有步驟地領導重建吉隆坡的工作,是非常有計劃的。

他先是修公路,疏通河流,建造橋樑,擴建住屋,重開礦場,鼓勵各族共同參與建設,並從中國招募工人前來參與建設。為了讓工人得到廉價的供應品,他也鼓勵馬來人遷到吉隆坡近郊,種植農作物供應市場所需

事實證明,葉亞來非常具有眼光,吉隆坡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發展成為今日馬來西亞最大的都會。

人們沒有忘記葉亞來的功績,將他譽為「開闢吉隆坡的巨人」、「吉隆坡王」。

光緒十一年(1885年)四月十五日病逝于吉隆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6160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