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鶴年三部曲》之二
棕油價格暴跌,國陣選情告急!
文:張丹楓 Zhang Danfeng
圖:鄧珺心 Junn Xynn
市場傳言,大馬最大的棕油購買國—中國,已經從2012年6月開始減少進口馬來西亞原棕油,轉向印尼購買品質更好,價格更便宜的原棕油了。
據說,中國減少進口馬來西亞原棕油的原因,最主要是因為馬來西亞政府取消了郭鶴年的進口准證。
過去多年來,郭鶴年的嘉利集團平均每個月從大馬出口原棕油至中國,平均每個月數量達到30萬公噸。由於郭老的集團公司擁有大馬政府發給的進出口准證(AP);可以豁免徵抽23% 的出口稅;因此郭老收購馬來西亞原棕油,有一定的價格優勢。
《郭鶴年三部曲》之二
但是,隨著進出口准證今年5月到期之後不獲更新,郭老順水推舟,宣布轉向印尼收購原棕油,這樣一來,馬來西亞政府的損失就大了!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馬來西亞原棕油價格大跌;從最高峰每公噸RM4,500.00一路滑跌至如今的RM2,000左右。而民間未提煉的棕油籽收購價,也已經從最高峰時期的每公噸RM800直線暴跌至每公噸只剩RM300左右!
市場估計,原棕油價格將會進一步下滑至每公噸RM1,800左右;而棕油籽行情,每公噸也將會繼續下看至RM250!
這對國陣政府來說,絕對是一項壞消息!
因為國內三大種族,尤其是鄉村地區的人民,很大部分依賴棕油籽的收入生活。一旦棕油價格暴跌,人民的收入大幅度縮減,對政府不滿的情緒就會升溫。
尤其是在這個第13屆全國大選即將來臨的時刻,極力爭取鄉區選票而且已經占了優勢的的國陣,最害怕這種不滿的情緒持續發酵!一旦不滿情緒發泄在投票的時候,國陣的選情就告急了!
納吉現在肯定非常後悔了!因為市場瘋傳,這是納吉陰謀吞掉郭鶴年的玻璃市糖廠的負面效應,正在開始發酵。
因為,中國的原棕油進口市場,很大程度必須依靠郭鶴年,因為郭鶴年的《嘉寧集團》出產的《金龍魚》食油,占據全中國食油市場超過40% 。當郭鶴年轉向印尼購買原棕油的時候,馬來西亞的原棕油市場優勢,就化為烏有了。
大家還記得去年2011年9月我所撰寫的《吃了一粒糖,輸掉全世界》的故事嗎?當時納吉政府通過馬來朋黨賽莫達,以12億元的代價,強硬收購郭鶴年的玻璃市糖廠,將馬來西亞的白糖業務交由馬來朋黨徹底壟斷。
郭鶴年深知白糖是統製品,多年來儘管原料和營運成本已經飛漲,政府都不批准白糖起價,目的就是打壓郭老,讓郭老經營不下去。
當納吉覺得時機成熟,通過賽莫達軟硬兼施的時候,郭老權衡再三,不得不忍痛將自己苦心經營數十年的白糖業務轉賣。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賽莫達取得玻璃市糖廠,壟斷白糖市場之後,政府多次允許白糖起價,短短兩年多,已經從郭鶴年時期的每公斤RM1.40調漲至如今每公斤RM2.45!
郭鶴年在祖國馬來西亞的多年基業被巫統鯨吞,內心的不滿可想而知。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郭老的企業被巫統朋黨吞併。
幾乎同一個時期,郭老在70年代協助已故首相敦拉薩設立的《國家稻米局》(Beras Nasional Bhd,郭老的公司擁有30%股權),也被納吉和朋黨賽莫達軟硬兼施的趕出局;被迫將30%股權賣給賽莫達。
賽莫達取得國家稻米Bernas控制權之後,馬來西亞的白米價格同樣是漲了又漲,三年前10公斤裝的上等泰國香米,售價只是RM25左右,現在已經漲至超過RM40了。其他種類的白米也是不斷漲價,令生活已經艱辛的老百姓百上加斤。
同時失去馬來西亞白糖和白米市場的郭鶴年,心裡肯定百感交集。想當初大馬航空業是郭老的父親協助創立,大馬最大船務公司MISC也是郭老應前首相敦拉薩邀請,特別放下自己的業務回來吉隆坡幫忙設立的。想不到現在敦拉薩的兒子納吉竟然過橋抽板!怎不令郭老感慨萬千?
然而,郭老畢竟是一位飽經風浪的大企業家,他離開了馬來西亞白糖業,將《大馬糖王》寶座讓給賽莫達之後,隨即逆勢而起,到澳洲收購更大間的糖廠,接著投資100億美金,在印尼開拓幅員無垠的甘蔗種植業和建設現代化白糖製造廠,一躍而成為世界糖王。
實際上,郭鶴年不僅投資白糖業,他同時也在印尼收購大量現成的油棕園。這些油棕園,兩年前被糖王收購的時候幾乎都是新種的油棕樹;去年就開始開花結果,進入收成期。
時機往往就是這麼神奇。當大馬政府決策單位愚蠢地取消了郭鶴年進出口原棕油AP准證的時候,郭老便趁機轉向印尼購買原棕油了!
印尼如今已取代馬來西亞,成為世界最大棕油生產國。馬來西亞年產棕油約300萬公噸,印尼在去年已經年產超過350萬公噸。
馬來西亞在80年代之前,也是世界最大橡膠生產國;但是踏入90年代已經被泰國取代;如今,曾經引以為傲的原棕油也被印尼超越。Malaysia Boleh變成Tak Boleh了。
中國過去一直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棕油消費國,每年的產量主要出口至中國、印度河中東國家。既然中國市場就是馬來西亞原棕油的其中一條主要命脈,為什麼納吉政府那麼蠢笨,自廢武功?
原來,這裡面是有深一層的理由。內幕消息透露,那是因為國陣政府不能接受原棕油出口市場由非土著掌控。
眾所周知,國內許多工商企業已經被土著侵蝕,過去由非土著掌控的出版業,公共運輸業,白糖,麵粉,白米,食油,煤氣,汽車業,油站,快餐業等等,都已經漸漸落入土著手中。棕油業是大買賣,在《新經濟政策》下,怎麼可能繼續由非土著的郭鶴年企業集團把持?
想想看,郭鶴年過去每個月從大馬進口30萬公噸的原棕油到中國,約占中國棕油總進口額的20%;以每公噸RM4,000來計算,價值就是12億,一年就是140億的大生意。這麼一塊肥肉,巫統朋黨如何能放過?尤其是巫統朋黨大王賽莫達,早就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了!
因此,在逐步成功蠶食了郭老的白米業務和白糖業務之後,打鐵趁熱,當郭老手上的AP期限屆滿以後,就不肯讓郭老更新准證,而將新的原棕油出口AP交給了賽莫達。
這意味著郭老如果繼續購買大馬原棕油,就必須繳付每公噸23%的出口稅;而賽莫達因為有AP在手,得以免除23%出口稅,郭老完全處於劣勢了。
然而,企業世界並非一加一就一定等於二。無論是納吉政府還是賽莫達,在這場企業陰謀戰里的表現,都太過天真了!
納吉認為以大馬跟中國深厚的邦交,只要由大馬政府開口,加上售價保持不變,中國一定會賣這個人情,將進口原棕油的買賣合約轉交給賽莫達的土著企業經手。
但是納吉和他的朋黨賽莫達顯然還是學不會華人經商的竅門;看不清整個原棕油市場的局勢,低估了郭鶴年對中共領導層的影響力和老謀深算。
70年代鄧小平東山再起,宣布中國走改革開放路線的時候,最需要海外華裔企業家鼎力相助;最早坐言起行走進中國幫鄧伯伯開拓中國市場創造經濟奇蹟的大企業家,香港是霍英東和李嘉誠,大馬第一個響應鄧小平的企業家就是郭鶴年,他在北京建造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
郭鶴年在協助中國發展經濟方面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他不遺餘力的幫忙中共搞好改革開放的工作,不求回報的付出,已經得到豐碩成果。
現在的郭鶴年,不但是中國的酒店大王,食油大王,世界糖王,他還是第一個把coca cola汽水品牌引進中國市場先驅者。他在中國涉及的業務非常多元化。為中國製造許多就業機會和商機,是中國中央政府領導人非常敬重的一位企業家。他講一句話,分量絕對不會比一些外國領導人低。
憑著過去30多年和中國政府領導層建立的深厚關係,郭鶴年的影響力之大,絕對是納吉無法想像的。
中國要不要增加馬來西亞進口原棕油的數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郭鶴年的意願。因為郭老的《金龍魚標》食用油,占據中國食油市場超過40%份額。所以要不要增購大馬原棕油,不是中國當局決定,也不是納吉和賽莫達說了算。真正拍板的人,是郭鶴年。
當印尼方面給與郭老同樣優惠的出口條件,加上郭老本身投資的印尼油棕種植計劃已經開始進入收成階段,郭老善用人脈,強勢運作,中國轉向印尼購買棕油,逐步放棄大馬市場。這樣一來,納吉和賽莫達的如意算盤就打不響了!
每個月30多萬公噸的原棕油出口生意忽然失去了,消息傳開,國內油棕業者莫不為之震驚。原本已經蒙受棕油價格下跌影響的業者,如今更加消極了。而棕油價格已經從三年前的最高峰每公噸4千500元持續下挫至現在每公噸2千200元左右;跌幅超過50%。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失去20%的中國市場,造成國內原棕油囤貨量過剩;棕油賣不出去,棕油廠將減少或停止向小園主收購油棕籽。一些無法生存的煉油廠甚至將停產。這樣一來,首當其衝面對生計問題的,肯定是國內數以萬計的小園主。
許多油棕果籽收割後無法及時賣給煉油廠,如果收藏過久,會因為過熟而造成脂肪酸(Fatty Acid)含量過高,油棕果的素質將會下降,農民的損失將更大。
我們不要忘記,棕油業已經是一種關係到全民生計的原產業。鄉村地區許多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都是油棕園小園主,擁有一英畝至數百英畝不等的油棕園,依靠收割油棕果收入過活的家庭不計其數。
試想,一個6口之家的馬來鄉村家庭,擁有5英畝的油棕園,每月收割油棕果4公噸;好景的時候,每公噸能賣800元,每個月就有大約3千200元的收入。
現在價格暴跌,每公噸只能賣300元。就是說,這個家庭的入息已經從每月3千200元銳減至剩下1千200元!生活素質馬上變了樣。
如果市場預測準確,未來6個月內,原棕油每公噸價格將進一步下跌至1千800元左右;而油棕果每公噸也將下跌至200元左右。換句話說,這個馬來家庭的每月收入將只剩下800元左右!
若真如此,馬來甘榜村民的民怨將會不斷發酵。恰逢第13屆全國大選即將舉行之際,原本對國陣有利的局面,很可能因此改觀。
熟悉政治的人都知道,國陣原本還打算,儘管失去了城市地區選民的多數票,至少還有鄉村鐵票為靠山。萬萬想不到的是,現在因種植原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下滑,引發了許多民怨,國陣也因此漸漸失去了原有的號召力。
說實話,之前種植價格高峰期的時候,很多以油棕種植業為生的鄉村農民們,都是對突然大發其財的意外收入而沾沾自喜。農村生活得以改善,國陣選票是雷打不動的穩固。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因為那雞政府的蠢笨行為而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國陣這次真的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四面楚歌。
這長期性的收入萎縮打擊所造成的民意損失,所引發的民怨沸騰,絕對不是國陣政府派發500元援助金就能夠挽回得了的。
未來幾個月的原棕油價格,市場持續看壞;而鄉區的民怨所累積的負能量將會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市場觀察家認為,那雞很可能在今年12月之前就宣布解散國會舉行全國大選的原因。
因為全國大選遲遲不舉行,拖得越久,民怨越沸騰,對國陣政府越不利。
納吉絕對料想不到,他和朋黨串謀趕走郭鶴年,竟然需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如果原產品價格狂瀉而造成的農村民怨,竟然與城市選民的不滿集合,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一舉造成國陣倒台,那麼,納吉只能怪自己,不能怪任何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