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個馬來人道出馬來人的危機與真相 身為馬來人,我要問問非馬來人,這個國家的政府是種族主義份子,它竭盡所能的把你們變成不受歡迎的『外來者』,可是為什麼你們還留在這裡? 我所認識的非馬來人都在告訴我同一件事——馬來西亞是他們的國家——除了這裡,再也沒有別處可被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國家,因此,他們留下來,繼續忍受這種侵 犯和無聊的言論。
倘若你在國內四處奔走,看看數據,尤其是在夜市,猜猜是誰在經營這些小販生意呢?調查一下我們最愛的秋傑路(Chow KitRoad),看看是誰的生意最好呢?在富都巴剎(Pudu wetmarket)內,是誰在凌晨四時(甚至連雞都還沒開始啼)就開始招徠顧客呢?
(這 些小買賣中),有一半是外籍人士在從事,另一半來自其他族群,馬來人只剩下土地(尤其是那些沒有價值的保留地)。所有的政府相關企業依舊在馬來人手中,可 是這將不會長久,始終還是會被變賣得一乾二淨。人們都知道,馬來人做事沒毅力,也無法堅持承諾,他們沒有商業觸覺,做生意對他們而言難如登天,馬來人沒有 應變能力,也無法承受壓力。我的這番話是經驗之談,他們很容易就被環境所動搖。
國內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勞工是外勞(印尼、緬甸、尼泊爾、越南和孟加拉!),我國不止會像伊德里斯(IdrisJala)說的那樣會破產,而且已經被變賣(dilelongkan)。
這 些大多數比較貧窮的馬來人將沒人理會,他們將變成乞丐、飈車族(mat rempit)、癮君子(mat gian)、掠奪犯(matragut)和搖頭族(matdadah)(他們的費用全部由政府津貼,供他們買最好的搖頭丸——美沙冬(Metadon), 以逃避殘酷的現實)。
誰在撲殺他們自己的馬來民族呢?
並非他人,而是巫統/國陣自己!我在此打住。
自1957年以來,巫統有效的在我國展開了人口改造工程,以確保它能長期身處一下,它發明了迷一般的四字真言——『馬來主權』(KetuananMelayu)的洗腦策略。
對大部分麻木不仁的馬來人而言,『馬來主權』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非馬來人優秀,因為他們擁有人口數量上的優勢,而『馬來主權』讓那些受益的馬來政治精英『巫統土著』(UMNOputra)利用來為他們自己和朋黨們搜刮民脂民膏。
儘管巫統在任何方面都失敗了——無論是以良政、倫理或道德而言,可是,無可否認的,它在五一三種族暴亂後的社會重組計劃是無比成功的。
巫統虛情假意的宣布了『一個大馬』——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可是它私底下卻通過一個非常準確和集中的政治企圖削減非土著人口的數量,這套狠毒狠的計劃的高效率,可說令人不寒而慄。
看看以下數據:
在1957年:
華裔人口占45%,印裔人口占12%
到了2010年
華裔人口占25%,印裔人口占7%
超過60萬華裔和印裔馬來西亞公民持有紅色身份證,他們的公民權申請不斷的被拒絕,而其中有60%因為年老而已經去世。
自1957年以來移民國外的人數:
2百萬華裔,50萬印裔。
3 百萬印尼人來到馬來西亞成為了馬來西亞公民,同時持有土著身份,他們甚至居留的時間少於超過5年(增加幅度為50萬人,再加上額外『大量生產』的300萬 土著,比方說印尼回教徒)。最著名的一位即是基爾(MohdKhir Toyo),他只不過居住了20年就當上了雪州州務大臣。
在不久的將來,我可以預見馬來土著也許將為這些印尼移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而憂心了,因為這些人擁有他們父母和祖父母勤奮工作和做小買賣的天分,以社會經濟進程的角度而言,最終馬來土著將會被排擠在外。
基爾比大部分本地土生土長的馬來人聰明,當然,這是指他能在短時間內累計大量私人財富而言,甚至就連泰益(Muhammad MuhammadTaib)也望塵莫及,這是基爾的聰明之處。
巫統非但沒有教導他們的人民如何勤奮節儉,這些黨閥甚至還以『馬來主權』之名譽,像寄生蟲那樣壓榨作為少數族群的華裔。
如果不是因為華裔納稅人,馬來人將只能睡五腳基。華人當然不是一個威脅,他們只是工作狂,他們一心一意的想要賺大錢,即使碰到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止他們,即使是那些眼冒紅絲,口吐杜沫的極端馬來種族主義分子也沒法嚇倒他們。
預估華裔人口將維持在馬來西亞總人口的4%,可是他們累計的財富和經濟能力將持續提升超過國內生產指數的75%。這足夠證明了華人經濟是如何的穩健和對大多數馬來人的影響力,而我們相信種族仇恨將很可能會持續多50年。

我們懶惰,可是卻嫉妒他們辛勤賺錢。
以此同時,印尼新移民在你還沒睡醒前就已經出門工作,而當你回家上床睡覺時,他們還未回到家。當他們獲得了應得的財富時,到時,作為大多數族群的馬來人是否會把他們視為威脅呢?
印尼人對華人的商業觸覺和勤奮感到尊敬,可是,要不是馬來人沉溺在毫無設防的嫉妒中,他們會這樣想嗎?
現在,非馬來人已經充分意識到我們的人口改造計劃,如果我們今天撒手不管,只說那是巫統一手促成的話,那將不會給馬來人帶來什麼好處。
身為馬來人,我曾經對巫統是國陣的主導者而感到安心,當知道馬來人控制了國內五家大銀行中的其中四家,我感到很欣慰,我們也控制了合眾銀行(UMBC)、馬來西亞國際船務(MISC)和南方銀行(SouthernBank)——在之前這些企業都由華人持有。
可是,看來華人持有的大眾銀行(PublicBank)雖然並非由我們控制,其財力和競爭力卻遙遙領先其他業者。我們的控制權到底哪裡出錯了?
那是因為教育嗎?
在1968年至2000年期間:
【48所華小被關閉】,【144所淡小被關閉】,
2637所馬來小學卻被建立了。
政府對這些學校的總預算中,
華裔得到2.5%,印裔得到1%,
馬來小學的預算高達96.5%。
事實上,這2637所馬來小學建於1968年至2000年之間意味著『鈍化』(retarding)大部分馬來人或土著的改造工程越見明顯。在他們畢業後,他們無所適從,只好繼續留在國內。因為笨拙,他們無處可去,因為他們在和他人相處時面對著嚴重的語言和溝通問題。
無論他們喜歡與否,他們只好繼續支持『馬來主權』的概念,以在津貼或福利下繼續苟存。他們的思維是——不勞而獲。那些富有的巫統土著的後代將獲得海外深造,並回國繼續統治他們那些貧困的本地親戚。
國油加油站?
在全國2000家油站中,99%由馬來人持有。是的!……我們馬來人真的控制了,可是控制了些什麼?我們控制了所有德士的准證(ApprovedPermits ,APs)。
我們控制了政府工程(的分配),95%分配給了馬來人。
我們控制了國家稻米局(Bernas)的稻米交易,通過稻米局,我們收購了了吉打州80%的華人米較廠。就連糖王郭鶴年也被迫要顧全巫統朋黨的利益而把他的白糖經營權賣了,這樣的話,馬來人就能控制白糖市場,以及其他重要的必需品。
我們控制了巴士公司。瑪拉(人民信託局,Majlis Amanah Rakyat,MARA)旗下的巴士可在全馬來西亞通行無阻,而非馬來人則彷徨失措,他們必須為他們的巴士路線提出申請,而新巴士(申請)被拒絕。許多本地華人持有的巴士公司已經在城市地區消聲滅跡。
每個新建立的住宅區都設有回教堂和祈禱室,可是在任何的住宅區內,卻連一所,【我再強調】,連一所寺廟和教堂也不曾興建過,縱使在該住宅區內大部分是非馬來人!
我們甚至在每所回教堂外高掛擴音喇叭,以最高聲量進行唱禮(Azan,每日五次的祈禱召喚),以告訴非馬來人和非回教徒我們控制了一切。
可是,為什麼身為多數人口的馬來人控制完了所有顯著的職位和商業機會,卻依舊無法在非馬來人面前昂首挺胸呢?
我們無法辦到,因為馬來人無法從這些機會中獲得好處,只有那些被恩寵的巫統土著們享受著這些好處,多數馬來人之中較貧困的一群只不過被巫統擺上神台,以便他們可以(繼續)騎劫國家議程。
這些華人漢奸和馬來鷹犬圍繞著巫統,在『分而治之』的邪惡計謀下,玩弄著互相對抗的把戲,以成就他們的生存計劃。
為何巫統要不斷的老調重提有關填鴨馬來人的需要呢?
巫統說的馬來主權不是已經到位了嗎?
而土著地位和特權不也已經歸入這特別地位了嗎?
而身為馬來人,我要問問非馬來人,這個國家的政府是種族主義份子,它竭盡所能的把你(們)變成不受歡迎的『外來者』,可是為什麼你們還留在這裡?
我所認識的非馬來人都在告訴我同一件事——馬來西亞是他們的國家——除了這裡,再也沒有別處可被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國家,因此,他們留下來,繼續忍受這種侵犯和無聊的言論。

現在的分別在於,已經有足夠(數量)的馬來人對這個被稱為巫統的極端種族主義馬來政黨胡言亂語的滑稽動作感到羞恥。已經有足夠(數量)的馬來人告訴非馬來人:「我們也能感覺到你們的痛苦,我們理解你們在被認為是自己的國家中,不被公平對待的的沮喪和絕望」。
你必須緊記,巫統將永遠也不會公平的對待你或把你當成是合作夥伴,他們想要獨吞一切。如果你不高興,你可以出去,無論是是否是一名科學家或愛因斯坦在世,巫統不會把你看在眼裡。如果你是非馬來人,你即是二等外來者,千萬要記得!
大量移民海外的非馬來人使得我國理解到,他們的損失只會利益他國,新加坡獲益最大,而我國無法長期的承擔這樣的損失。只有愚蠢和遲鈍的馬來領袖不願正視這個問題。
更重要的是,愚蠢政客不明白,巫統表現出來的這些令人感到厭惡和藐視的風潮,即是造成三〇八全國大選中挫敗的主因。
老天爺啊!這些種族主義雜種不但不知悔改,
還企圖喧譁著要發動種族血洗和混亂。
因此,就讓我們等待2011年即將展開的第13屆全國大選,我們希望能洗滌巫統和它的跛腳國陣成員黨,那些走狗和寄生蟲的罪過。
此時,大家已經明白他們對我們大家做了些什麼……不止是非馬來人,馬來人也別再讓巫統或國陣繼續玩弄種族課題,別讓他們再度開始對我們進行『分而治之』的可笑動作。
單者易折,眾則難摧(You are one with me and we are two)
團結興邦,分裂亡國(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
這就是我們的遊戲計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