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價格暴跌,加上美元飆升,對新興市場資產造成嚴重損害,尤其是當地貨幣。
石油價格暴跌,加上美元飆升,對新興市場資產造成嚴重損害,尤其是當地貨幣。
新興市場股市自本月初已下跌4%。由於擔憂銀行業流動性緊縮,導致內地備受關注的股市於9日出人意料地大跌,進一步削弱了市場情緒。
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每桶66美元以下,創五年來新低。油價跌跌不休,加上美歐之間的貨幣政策分歧加大,導致美元最近走強,對新興市場造成嚴重影響。
然而,亞洲新興市場對市場情緒惡化的反應相對平穩。其中一個原因是:相對於歐洲及拉丁美洲的新興市場,投資者更看好亞太市場。另外一個原因在於亞洲主要經濟體均是石油凈進口國,故在不同程度上因油價下跌而受益。
然而,亞洲有個國家受到的影響最大: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第三大經濟體,也是石油凈出口國;而且在新興市場之中,它是外國持有本幣債券最大份額的國家之一,因此美國國債收益上漲,對馬來西亞的影響更大。
事實勝於雄辯。
過去三個月,印尼及泰國的股市分別下跌0.8%及2.5%,而馬來西亞股市下跌12%,為主要新興市場之中其中一個跌幅最大的市場。
此外,自8月末以來,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兌美元下跌近11%,創五年新低。與之相比,印尼盾兌美元下跌5.3%,泰國泰銖下跌3%,菲律賓比索下跌2%。印度盧比兌美元僅下跌2%。
自油價於10月份開始大跌以來,馬來西亞十年期本幣債券收益率僅溫和增長,而馬來西亞政府債券市場的外資轉為流出。馬來西亞政府債券收益率低,缺乏吸引力,因此投資於該債券的外資減少之勢已持續了一段時間。
美銀美林記錄了外國持有的新興市場國內債務,其中10月份有9億美元資金流出馬來西亞本地債券市場(根據最新可用數據)。
而印尼及印度債券市場資金流入分別為10億美元及6億美元,與馬來西亞形成鮮明對比。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兩國債券市場收益率較馬來西亞高出許多。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即兩國均由改革派當選領導人,刺激市場情緒上漲。此外,印度及印尼政府也的確可趁油價下跌之機,推出急需的財政改革。
但油價下跌導致馬來西亞財政及經常帳戶收支情況惡化。
由於石油及天然氣出口所得占馬來西亞政府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該國公共財政面臨嚴重壓力,明年四月份為了擴大稅基而推出的商品及服務稅,對於當局維持財政政策的公信力將更為重要。
此外,油價下跌將導致該國的收支狀況明顯惡化。該國經常性帳戶盈餘於10月份已經大幅減少,如果油價繼續下跌,預計該國經常性帳戶盈餘明年將進一步萎縮。
如今市場動盪,加上美聯儲明年中可能開始加息,馬來西亞國內債券市場中外國持有者所占份額極高,這一點也令人擔憂。
據美銀美林表示,儘管一些外國持有者最近撤出馬來西亞債券市場,但仍占市場45%份額,高於印尼的38%、泰國的18%、巴西的20%以及土耳其的26%。
好消息是,反覆無常的外國投資者在面臨金融壓力期間減少持有量之時,可以依靠馬來西亞當地的機構投資者來收拾殘局,例如政府控制的養老基金等。
新興債券市場的境內機構投資者增多(尤其是亞洲市場),繼續為新興國家的整體債券市場提供堅定支持。
不過,這無助於抗衡油價下跌,而油價下跌是馬來西亞如今最關注的問題。
本文作者尼古拉斯•斯皮羅(Nicholas Spiro)是斯皮羅主權策略研究公司(Spiro Sovereign Strategy)董事總經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