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來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和移民越來越多。大家在出國前,英語一般不是很好,初來大馬,一開口免不了會鬧出些笑話。聽聽網友們的親身經歷吧。

斷橋
因為我不是考雅思出去的,英語水平很爛,在馬來西亞遭遇了很多英文上的困難。讓我最尷尬的:
1.就餐的時候,我想要一些餐巾紙。於是還是用:
能把這幾張paper給我嗎?營業員(汗,拿紙給我)。後來我又嘗試著問,tissue?營業員(瀑布汗,拿紙給我)。大概用了半個月我才知道這個東西叫napkin。
2.在超市找手電筒找不到,於是問營業員:
torch在哪裡?torch在哪裡?她很麻利地將我領到一個貨架前,把疑似奧運火炬遞給了我。
後來也是比劃了,她才知道,我要的是flashlight。
3.在銀行存錢:
我想save一些cash。啥意思?折騰許久才知道應該用deposite。
後來就好多了。不是因為我英語水平提高了,而是原來這裡人人都會幾句中文,咳咳。
Michelle Yu,吃貨/廚房搗鼓愛好者/旅遊愛好者/學生
有一天去星巴克買咖啡,點完單之後,
小哥問:「Do you need your receipt?"
我說,"No, thanks. "
小哥說,"So you don't need your receipt?"
我點點頭,"Yes. "
小哥充滿疑惑,"You need?"
我瘋狂搖頭,"No。"
在小哥再問我一遍之前,我趕緊灰溜溜的走了。

親切的金子
一個朋友第一次來馬來西亞入關,在按大拇指指紋那裡。老黑officer跟他說:put your finger on there. 我那個同學稍微有點緊張,又是第一次出國,聽力也不大好,只模模糊糊聽到了finger這個詞,居然給聽成了fungus(菌類)!他來之前做了各種功課,了解出國不能帶各種各樣的東西,當時穩下來,特別鎮定地跟那個老黑來了句:I have no 『fungers』. 說完了以後鎮定自若,心裡還有點小激動,哥能跟老外談笑風生了!
我這幾年在馬來西亞每當覺得失落的時候,腦補一下當時老黑的臉,都會覺得生活又重新有了色彩。

請叫我麻花姑娘,處女座懶癌晚期患者
第一次去subway點餐的經歷如排名第一答案所說慘不忍睹。完全不懂印度小哥在問我什麼……
我走進去直接看著圖說我要一個turkey sandwich……以為就完事了!結果!
6 inch? Foot long?什麼鬼?
麵包!麵包分什麼種類啊??指著圖說,這個!
要什麼肉?turkey剛剛不是點過了?
加什麼蔬菜??嗯……都來點吧(我的土耳其小夥伴們已經驚呆了,似乎加了不止一種辣椒= =)
要什麼cheese??我哪知道有什麼啊??那個白色的好了……
加熱嗎?要……(土耳其小夥伴又驚呆了,居然吃熱的!)
然後我咬了一口,陣亡!

匿名用戶
在圖書館的時候,總會有人來問能不能坐在你旁邊之類的,但是問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這裡有人嗎?」(應該回答No),「我能坐這嗎?」(應該回答Yes),「你介意我坐這嗎?」(應該回答No),「這位子是空的嗎?」(應該回答Yes)。其實挺簡單的,但是最開始就是會腦抽,然後恰好回答反了,於是就會出現類似以下對話。
「你介意我坐這嗎?」
「介意!」
「……」
「我能坐這嗎?」
「不能!」
「……」
然後歪果仁一臉黑線地飄走了……
2、
很多人對於電話號碼、學號等比較長的數字,是用中文的方式來記在心中的,所以別人問的時候可能會一時張口結舌說不出來。
一次去學校某辦公室交房租,要報另一個人的學號(8位數字)。我只有用中文思考時能勉強串下來這個學號,但從來沒有用英文說過,所以說了兩遍都說到半截想不起來了。於是那人給我一張紙一支筆讓我寫……頓時感覺奇恥大辱。
還有一次在圖書館借書,排在我前面的中國小姑娘怎麼也說不對自己的學號。圖書管理員(原來是個中國人……)忽然用中文說:「沒事,你可以說中文。」然後姑娘流利地用中文報出了自己的學號。
關注Facebook 新加坡sg工作介紹 每天更新新加坡大小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