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選盟Bersih 4.0之含義

稻草人| 2015-08-29| 檢舉

凈選盟Bersih 4.0之含義

●鄭明炎

試圖以群眾集會而亂定民意,不顧以選票勝出的國會民主?

「民意」如何定義?我國最高法律,即聯邦憲法明文規定,以全國大選來票選政府,群眾集會不能亂定民意!

妄想未審先判而誤導群眾觀感,避開確認證據而顛覆法治精神?

聯邦憲法下的司法機制,法庭之法律根基認定某人無罪,除非因某法律條文在法庭內被證明有罪!

容易誤導群眾的「救國口號」又如何定義?

凈選盟的「救國口號」,有否真正為多元國民利益著想?群眾集會讓群眾面對任何的可能風險。回想Bersih 3.0的騷亂事件,是否因澎湃情緒失控,抑或是蓄意製造混亂,又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真有蓄意製造混亂,除了可能是他人的邪惡意圖,又會否是本身的內定混亂,而轉嫁他人以製造附加罪名,來強化訴求?在政治,任何事項都會有可能!

騷亂事後的互相指責,公說公理相對婆說婆理,騷亂後又有否改善「訴求議題」?

看看「香港占中示威」,結局是除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又會否對香港社會有實際的改善?

是否號召和籌組群眾集會的凈選盟有「特權」來呼籲,而沒有實際的防範步驟和把握,一廂情願的警告和期望所有人等不可以蓄意製造混亂抑或情緒失控,沒有的實質根據以期待「和平」請願,而後「偉大吶喊」來讓群眾在集會中面對種種風險?如有騷亂,又可以指責他人蓄意製造混亂,攻擊警方失職因沒有保護集會群眾之人身安全,莫名其妙卻理直氣壯地推卸責任?

當然,會有人認為,沒有熱淚的豁出,哪來震盪心懷的改變呢?

群眾集會模式會可能會有「一拼功成萬骨枯」的下場。而誰又必須站在最前線犧牲,而造就偏激主義者成為萬人擁戴的英雄呢?這是馬來西亞國民應該深思的問題!

據報道,凈選盟向公眾籌獲140萬馬幣,其主席瑪麗亞陳說明只有25萬將用於Bersih 4.0,餘額留日後運作費用。從Bersih1.0到Bersih 4.0 這般長的歲月,除了全副精神和時間付出,更需要龐大費用。當然,有龐大的資金來源,才會有勇夫的堅持吧!想想,凈選盟確實有「這麼多」的時間和全副精神!

那麼,擁有朝九晚五的正當職業人,就不能當「呼喚英雄」而只能充當最前線的可能犧牲者?

除了國民捐出的款項,會否有外來的資金帶領外來的「有心侵入」呢?

凈選盟當然與政治有關係。那麼,所籌到的資金是否可以稱之「政治獻金」呢?

因巫統內鬥而曝光的26億馬幣政治獻金,凈選盟施壓首相納吉詳細解釋。那麼,其他政黨還沒曝光的政治獻金就不必向我國多元社會詳盡解釋?這豈非雙重標準?情理何在?

凈選盟是否會對本身施壓,相同於對首相納吉的施壓,而詳盡解釋從Bersih1.0 到Bersih 4.0的資金來源,捐獻者名單,總數和如何運用?要不,朗朗乾坤,青天何在?

人民公正黨揚言號召20萬黨員出席,而民主行動黨也公開支持Bersih 4.0。這是否意味著凈選盟的Bersih 4.0是反對黨的鬥爭平台,採取和中央政府「對著干」的反對黨前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5568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