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加坡當年是如何被迫脫離馬來西亞的。但是現在新加坡的發展卻還要比馬來西亞還要好。。。

Kingsle ...| 2015-08-26| 檢舉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曾經表示,如果馬來西亞能夠給予華裔和印度裔人民公平的教育機會,新加坡可能考慮重新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其實,早在1996 年,李光耀就曾提出過重返馬來西亞聯邦的建議,前提是馬來西亞放棄偏袒馬來人的政策。但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認為「時機還未成熟」,拒絕了李光耀的 這一請求。

新馬曾是一家人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相隔一條1400米寬的柔佛海峽,兩國在地理、歷史、血緣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雙方人民往來頻繁,經濟上互惠互利,可以用「唇亡齒寒」來形容兩國的共生共存關係。

歷史上,新加坡曾是馬來西亞大家庭的一員。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新加坡即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二次大戰期間,新加坡被日軍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對新加坡的殖民統治。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

當年,作為英國自治邦的新加坡面臨困境無法獨立生存,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所在的人民黨,一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併,當時的馬來亞總理東古?拉赫曼經 反覆權衡,於1961年5月27日提出成立「馬來西亞」的計劃。該計劃把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和馬來亞合併成一個新國家,即馬來西亞。該計劃獲得以上各方 的熱烈贊同。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正式併入馬來西亞。

李光耀終生抱憾新加坡獨立

但合併並沒給新加坡帶來富裕、穩定和安全感。首先,新加坡原以為在加入馬來西亞後能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始料不及的是,印度尼西亞並不滿意身旁突 然出現一個強大的鄰居。在馬來西亞成立後,印尼便斷絕了和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禁止馬來西亞的商人到印尼做生意,很多新加坡商人因此破產。

合併也沒有理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黨關係及緊張的種族關係。新加坡兩次爆發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種族騷亂,使馬來西亞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係日趨緊 張。為緩和矛盾,1965年8月初,雙方達成分家協議。8月9日,新加坡宣告脫離馬來西亞成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同年9月,新加坡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 月加入大英國協。但直至今日,新加坡國徽右側仍保留著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繫。

據報道,新馬分家成為李光耀一生的憾事。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我從來沒這樣悲傷過。分家成了事實,我辜負了馬來亞、沙巴和沙撈越許許多多的人…… 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頭上的。對新加坡來說,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 獨立。在居住著1億多馬來回教徒的群島上,我們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里如何生存呢?」

要不是音樂廣播中途暫停,這一天跟新加坡其他星期一早晨根本就沒有兩樣。上午10點,廣播電台和麗的呼聲播送的流行歌曲突然中斷,大為震驚的聽眾聽到廣播員莊嚴地讀出一份宣言。這份宣言只有90個宇,卻改變了新加坡人民和馬來西亞人民的生活:

「自由與獨立永遠是人民的神聖權利……我,李光耀,以新加坡總理的名義,代表新加坡人民與政府,宣布從1965年8月9日起,在自由、正義、公平的原則下,新加坡將永遠是一個自主、獨立與民主的國家,在一個更公平、更合理的社會裡,誓將永遠為人民大眾謀求幸福和快樂。」

緊接著是另一份宣言:「奉大仁大慈真主之命。願真主——宇宙的主宰,得到頌讚……余,馬來西亞首相東姑拉赫曼,獲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批准,謹此昭示, 自1965年8月9日起,新加坡不再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它將永遠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邦國,從此脫離並不再依賴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政府承認目前的新加坡政 府是獨立自主的政府,並將本著友好的精神與之合作。」

分家?為什麼?怎麼那麼突如其來?新加坡島成為新馬來西亞聯邦(也包括北婆羅洲地區的抄撈越和沙巴)的一部分,只不過兩年光景。同一天上午10點,在新加坡以北250英里的吉隆坡,東姑拉赫曼正在向馬來西亞國會解釋:

「我們最終發現,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對新加坡政府或新加坡領袖採取鎮壓措施;

二、同不再效忠中央政府的新加坡州政府斷絕關係。

我們現在採取的是第二條路。」

最後新加坡就這樣獨立了。

令吉vs 新幣

最初開始, 1新幣: 1 馬幣,但是隨著日子一長, 就演變成了今日的 1 新幣 : 3馬幣了

馬幣幾時才能夠振作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5472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