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署前部長拿督再益依布拉欣直指巫統是造成我國種族鴻溝現象的罪魁禍首

股票菜鳥| 2015-08-19| 檢舉

首相署前部長拿督再益依布拉欣直指巫統是造成我國種族鴻溝現象的罪魁禍首,而其中央代表在剛結束的巫統代表大會上,對華社作出的種種指控,其實都是巫統一手造成的問題。

再益指出,巫統說私人界歧視馬來人,華人不說國語,這些指控其實都是巫統一手造成的,如果巫統熱衷於分化我國人民,隔離人們並實施差別對待,那麼巫統不能責怪人們的反彈或其餘相應的表現。

「曾經有遠見和願景的巫統領袖們改變了,如今黨內無論男女都在對華社作無意義的攻擊。」

他對於上周結束的巫統大會中充斥著仇視華社的言論而感到可悲。

這位律師出身、曾經受延攬成為掌管法律事務的前部長,在其部落格撰文,全文不改其尖酸見稱的筆調。

再益指出,巫統中央代表在大會中指責私人界歧視馬來人的課題,而這課題在歷屆大會中屢次提起。

「例如這次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和其餘人士,便一致譴責私人界不聘請馬來人,或質疑馬來人只能在私人界中獲得低薪。」

他反問,若指控屬實,那麼政府做了些什麼努力來改變此狀況?

「巫統是執政黨,他們有能力修改法律或制定新的就業政策來消除歧視的情況。」

「問題是,他們做了些什麼?相反的,巫統領袖和代表們只會發牢騷和投訴,為什麼?」

「他們不願意制定反歧視法,是不是因為他們本身在公共領域就有歧視華人的行為?」

另外,巫統代表還稱華人不懂得說流利的國語是不愛國,再益反駁這是一種不恰當的說法,相反的,華人當然懂得講國語,只不過他們選擇不使用它而已。

他指出,巫統想要透過宗教來重塑和定義這個國家,最後導致非穆斯林僅集中在自己的圈子裡生活。

「如果政府區隔人民,不鼓勵他們有密切的社會互動,自然而然的他們只會混在同族人中,使用他們的語言。」

他說,華校生在華校里有上國語課,上了國立大學他們也必須掌握國語才能無往不利。

他進一步指出,在大馬這個伊斯蘭國度里,我們習慣於把事情劃分成清真認證(halal)和非清真認證(non-halal)。

「非穆斯林自然而然的就聚集在非清真認證的環境里,彼此說著他們覺得舒適的語言。」

他舉例,如果讓幾個吉蘭丹人聚在一起,他們彼此之間會說吉蘭丹腔調國語來溝通,但這不代表他們不尊重國語。

再益還指出,如今這一代的華人已是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人,並非如他們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先輩般,從中國漂洋過海來到南洋落地生根。

「如今,當我們說華人,是指這一代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人,而不再是他們從中國移民的先輩了。」

「世界各地的新移民都有相同的行為,即來到陌生的土地上,努力融進當地人的生活方式。」

他舉例,「早年,我一些華人朋友都會說一口流利國語,他們也會穿馬來服裝,這一切都是自發性的,沒有人逼迫他們。」

有人認為再益不斷為華人辯護,但再益反駁他一再發文是為華人辯護,他稱自己看待人並不以種族膚色來區分,而是就事論事。

「我不看種族膚色,而是以他是一個人來看待,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就這麼簡單。」

「但是當巫統領袖和代表們對華社作出荒謬的指控時,我覺得必須站出來說話,以免巫統混淆視聽。」

他指出,華社接下來應該當自強,而不能期待巫統會改變。

他遺憾地表示,馬來人的本性和宗教修養,給別人的印象一般都是溫文爾雅、中庸以及明理的,但這一切都被巫統給毀於一旦了。

「巫統大會中代表們糟糕的表現,破壞了馬來人給予別人的美好印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5306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