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爾是否能讓馬來西亞扭轉乾坤?

天天好聞| 2015-08-02| 檢舉

納西爾是否能讓馬來西亞扭轉乾坤?

Posted on 02/08/2015 by

(Rita Jong) 大馬以各種錯誤的原因而成為新聞頭條。一馬發展公司醜聞已成為前首相敦馬哈迪的武器來公開呼籲現任首相納吉辭職下台。

朝野雙方政黨如今也面臨著內訌。這是大馬政治史上最惡劣的一刻。

如今加入這場混戰的是《亞洲哨兵報》(Asia Sentinel)所刊出的一篇報導,即指納吉的弟弟納西爾(Nazir Razak)本身也是批評我國政治的人,如今他正極力拉攏中庸派人士如賽夫丁(Saifuddin Abdullah)來成立一個新政黨。

49歲的納西爾也是聯昌銀行(CIMB)集團的主席,有關消息傳開後,他迅速地否認上述指控,並解釋說,他只是在探索成立一個非政府組織的建議,基於他對「社會政治環境極其對經濟的衝擊」深感擔憂所致。

他說:「在此背景下,我曾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商量過,包括賽夫丁在內,有關能夠更有效地讓中庸大馬人發表他們的心聲、擔憂及建議的必要性。我們也曾商量共同成立一個非政府組織,但目前為止,依然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面而已。」

然而,問題是,即使有納西爾這號人物掌舵,這類非政府組織是否真能做出改變?大部分人都認為這並不可能。

大馬國民大學(UKM)政治科學系三蘇教授(Shamsul Amri Baharuddin)表示,儘管與納吉有血緣關係,納西爾可謂是個政治新手。「他對政治的認知,只不過觸及表面而已。」

三蘇表示:「就像其他政治人物一樣,納西爾必須仰賴來自智囊顧問團或是風險分析員的二手訊息。他並未擁有一個政治強人為伴,因此很難相信他的非政府組織會帶來重大的衝擊。」

他補充說:「它只不過將成為一個精英組織,並由許多受英文教育的中階層人士組成。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政策倡議中心總監林德宜博士及來自博大的嘉尤慕教授(Jayum Jawan)也認同三蘇的看法。

林德宜認為,該非政府組織將不會帶來任何衝擊,除非它能滲入由國民主義組織如大馬穆斯林陣線和土權所操控的馬來社群。

他說:「如果納西爾想要發揮任何影響力,他必須將所有不同的馬來中庸組織集結在共同旗幟下,但這將是非常艱難的任務。」

林德宜補充說:「我們已經有不少中庸、多元族群、多元宗教的組織,而他們長期以來也發表了批評性和進步性的觀點。但他們的會員人數非常少,而他們並未擁有任何政治支援或是在決策階層擁有任何影響力。」

嘉尤慕指出,除非納西爾的非政府組織能在民生課題上號召到大眾參與,持續進行其活動及對立法機構施壓,否則它的行動只不過是公關作業而已。

政壇是講究權力的地方,只有擁有權力,才能發揮影響並做出改變。林德宜表示:「非政府組織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在於,監督發展和扮演特定領域的革新速度的催化劑。但若要帶來改變,你必須要親身投入政治的泥沼之中。」

他補充道:「大馬的非政府組織只有在對政黨和政治人物的議程有用處時,才會普遍上獲得媒體或政策知名度而已。因此,土權和其他馬來人和伊斯蘭非政府組織因為獲得國家和巫統的資助,才能獲得不恰當的注意力。」

三蘇相信,雖然一個人能通過政黨或是非政府組織對政壇帶來改變,但他的影響力始終是有限的。

他說:「就連擁有資深經驗、財富和地位的再益伊布拉欣(Zaid Ibrahim),也無法帶來衝擊。他依然只能扮演著發表精闢評論的專欄作家而已。在納西爾的案件中,他的領導能力、氣質和他所挑起的課題的選擇將會是最重要的。」

但其他素質也一樣重要。三蘇表示:「我很好奇納吉是否能說一口流利的馬來話,亦或是他像安華一樣是一名傑出的演講者。他很少出現在公開場合或發表公開演說。他在大馬現實政治中依然是默默無聞的。」無論如何,他讚揚納西爾的理想和志願。

無論如何,非政府組織在大馬政壇中所扮演的角色絕對不能被忽視。最著名的便是1998年的烈火莫熄行動,最終推動了新政黨,即國民公正黨的成立,較後更名為人民公正黨。由安華所領導的公正黨也是民聯的成員之一。

在短短的10年內,公正黨及其盟黨成功於2008年否決了國陣在國會中的三分之二優勢。5年後,民聯成功獲得52%的總選票,超越了國陣的48%。

然而,依然存在的事實在於政黨和政治人物才是推動改變的關鍵。納西爾或許用心良苦,希望能得到志同道合的人的支持來改善大馬人的處境,但他們的影響始終是有限的,就像專家們所指出的一樣。

納西爾如果有心要帶來改變,就必須有堅定的決心進入政治界。這也意味著他必須放棄自己身為著名銀行家的職業。沒有人期望他會在近期內作出這種重大改變。

原載《每日蟻論》

Related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4904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