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你不知道你有什麼,直到它消失了」,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我們還保留著這些東西。
1. 「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絕對不適用於馬來西亞,是因為我們非常重視多元化的飲食文化。
食物可以引發激烈的辯論和國家的憤怒。我們敬愛的鄰居(新加坡)無休止爭奪某些菜肴的合法所有權。
馬來西亞經常被吹捧為美食勝地。
2. 24小時的嘛嘛檔,夜晚時,馬來西亞人集聚在一起喝「拉茶」,看深夜的足球比賽!
超越社會和文化障礙,成為大家最喜歡的地方。每一個地方至少有一個嘛嘛店,吸引了各年齡的顧客來吃 roti canai,和喝 teh tarik。
3. 喧囂的夜市集,兜售各類商品,人群洶湧。
馬來西亞購物的一個特點,這些市場每一天轉換一個地方街道。在住宅區常見,使當地人購買家庭需品,而不必走去太遠的地方。
吸引所有年齡段的人,以及各界人士,夜市是各種商品的寶庫。從蔬菜水果,零食,衣服和家居飾品,玩具和CD,沒有什麼是你不能在這裡找到的。
4. 我們總是很奇怪為何印度大叔可以平衡哪掛了101樣東西的「kapcai」摩多車,每天下午都出現,風雨不改。
每天下午大約5時,印度大叔會帶來鼓鼓的塑料袋麵包,饅頭,餅乾和零食,掛在他的自行車,發出嗶嗶聲的號角,同時高喊」Roti!Roti「, 吸引孩子和家庭主婦購買他的好東西。
他的好料是塗滿牛油和 kaya 的麵包,配咖喱雞,味道更好。
5. 大多數馬來西亞人可以說至少兩種不同的語言或方言,多語言的影響出現了我們獨特的英語版本... Manglish又名馬來西亞英語。
來自普通話,粵語,閩南語,淡米爾語的影響力,這些方言和馬來話已經成為非正式英語或Manglish。
此外,還有"lah", "mah", "liao", "meh" 和其他各種後綴!
6. 我們視陌生人為一家人!不太知道為什麼,或者它是如何開始的。。
一個團結的家庭,對彼此更多的愛。
7. 永不熄滅的精神,不僅有助於渡過悲劇和逆境,也把我們團結在一起。
雖然過去有一些小分歧和疑慮,但一次又一次,我們都聯合起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