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佛‧新山26日訊)款式口味多的電子菸近年來日趨普及,不少有意戒菸、卻擺脫不了吞雲吐霧感覺的煙客趨向抽電子菸,惟社會觀點對此有褒有貶,有者認為這將幫助煙客減少對菸草、尼古丁的依賴,減除二手菸的危害,不過亦有人認為電子菸「治標不治本」,甚至會對人體健康構成負面影響。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記者走訪購物廣場內的電子菸牛車檔,玲琅滿目的電子菸產品相當吸睛,單是精油種類,就有數十甚至上百種。
能夠噴出「煙霧」的霧化器也有不同款式,不少煙客會定期到櫃檯走一趟,為的就是採購新品,同時試一試新的口味。
電子菸業者與銷售員告訴記者,購買電子菸的顧客逐漸增加,各族群及年齡層都有,絕大部分是煙客,基本上少有未抽菸者為了嘗試而購買。
業者透露,電子菸精油口味方面,薄荷是最受歡迎的,其次是各種水果口味,包括芒果、蜜瓜、水蜜桃等,反而較少人購買的是菸草口味,因為該抽電子菸者一般不會喜歡再碰菸草。
電子菸精油含丙二醇
過度使用有害
電子菸在新加坡、台灣等屬違禁品,是否代表成分危害健康?
據了解,市面上的電子菸產品主要進口自中國,雖然大部分業者在出售電子菸,但不少電子菸客不會細問精油的成分,有者甚至對成分一問三不知。
據本報早前的報道,電子菸精油的主要成分是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該化學物屬無色液體,嘗起來有甜味,能完全溶解於水,只能小劑量使用,一旦過度使用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落髮、知覺異常、腎臟損害及肝臟異常。
理大國家毒品中心及檳州消費人協會早前曾表態都不認同電子菸可助菸民戒菸,因為電子菸的精油也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會讓人上癮,只會延長抽菸惡習,且當中的化學物對人體健康傷害很大。
蕭成俊:屬香菸代替品
耳鼻喉頭頸專科醫生蕭成俊受訪時說,電子菸是其中一種香菸的代替品,但回歸根本,抽電子菸仍是一種抽菸的行為,主要讓煙客有一種寄託,因為抽菸屬一種習慣性的行為。
他表示,意志力強的話,菸癮是能被戒除的;有煙客總以為不抽菸後身體會出現毛病,諸如咳嗽,實際上並非如此,一個人戒菸後,肺部呼吸上皮(Cilia)的功能就會開始恢復。
他說,從理論來看,基於電子菸沒有香菸燃燒時所產生的焦油,或會減少患上肺癌的機率,但這個情況實際上胥視臨床試驗的結果,不能完全從理論出發。
民眾:已不想碰菸草
抽電子菸的民眾受訪時說,他們原先長期都抽菸,改抽電子菸後,覺得身體較以往來得健康,對菸草及尼古丁的依賴減少,而他們抽電子菸一段時間後,都不會想要碰菸草。
他們說,電子菸的精油選擇多,有不含尼古丁的,因此上癮的憂慮實際上還能控制。
他們也說,由於香菸的價格越來越高,抽電子菸相對便宜,而噴霧並非煙霧,大致上不會影響到家人朋友,也不會擔心有二手菸的問題。
林先生:助戒菸
抽菸抽了10多年,為了戒菸而選擇電子菸的林先生(43歲,電子技師)說,對煙客來說,吞雲吐霧是一種習慣,而電子菸正好滿足了這一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協助吸菸者減除對菸草的依賴。
林先生說,電子菸的尼古丁成分是可調整的,有些煙客起初不太習慣時,可選擇較多尼古丁含量的精油,過後再逐漸減少,而最終可順利戒菸。
吉米:抽菸肺部硬化29歲的導遊吉米說,他抽了10多年煙,有次做身體檢查時,被驗出肺部一半已經硬化,於是決定改抽電子菸,而他自5年起抽電子菸,如今身體健康較之前好,上下樓梯不比以往般喘。
銷售員:不賣給18歲以下
沒有執法單位管制,人人都能買到電子菸?
在我國,商家售賣香菸給18歲以下的少年屬違法行為,但電子菸目前仍處於「灰色地帶」,通過網絡購買售賣電子菸,實際上並不難,而賣者也難以判斷購買者的年齡。
電子菸銷售員陳先生(22歲)受訪時說,基於行業道德操守,同時避免售後會衍生的問題,他一概不會出售電子菸給18歲以下者。
他坦言,確實有18歲以下者嘗試向他購買電子菸,但都被他拒絕。(星洲日報‧大柔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4788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