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志強 ) 一夜之間,社交媒體被拒絕種族主義的唿聲所淹沒。真的是種族衝突嗎?再看下去,見到的是濃濃的政治味道。
這一天碰巧是13號,讓人聯想起46年前的那個黑色的13號。歷史告訴我們那一天是種族衝突,時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為此下台了。

現在的政治氣氛正好也是有人要現任首相納吉下台,有人要力保現狀不變。製造衝突可能對哪一方有利,這倒是很難說,畢竟操弄種族矛盾是一把雙刃劍,始作俑者很容易割傷自己。
在網上被人肉搜索出來的一些「民間組織領導人」,是挑起這場「劉蝶事件」的大力推手。他們的誤導性和煽動性的極端言論,還有他們的政治背景,我們看得到,警方沒有理由看不到。
現在人民都在觀望警方如何處理這起「劉蝶事件」,蹟象看到的是,警方掌握這些人的背景,包括他們的政治後台。
劉蝶廣場與吉隆坡警察總部只有一街之隔,但警方在流血衝突爆發時,從現場視頻顯示,警方對滋事者保持極大的容忍,任由他們大舉聚集及發表激烈的言論,以致引爆群眾的情緒。
新聞記者再次成為攻擊目標,顯示暴徒要把事件的惡劣程度放大,博取新聞版面以取得最大的渲染效果,在民間製造的廣泛恐慌和憤怒,不擇手段達致政治目的。
在遊客眾多的金三角爆發流血衝突,暴徒甚至攻擊路過車主,挑釁警方巡邏車,如此無法無天的情景比電影情節還要誇張,警方的行動卻是反常的遲緩和冷漠。
事發後,警方沒有第一時間逮捕煽動者,而且還傳出有人要發動另一波的騷亂,警方為何不是主動的制止事態惡化,而是被動的部署警力駐守劉蝶廣場,這也是令人不解和質疑的。
當人民唿喚拒絕種族主義,更要疾唿拒絕政治黑手,警方必須真正專業和中立處理「劉蝶事件」,該抓的人就得快點抓。否則,警方再也沒有理由要求保留煽動法令。
如今首相納吉要親自出面平定這場不尋常的事故,人民要的不只是冷靜,也應堅定不移要求政府必須徹查到底,把黑手繩之以法,絕不能像之前的新聞從業員被攻擊事件,到最後不了了之。
要冷靜,不要淡化,還受害者一個公道,不容發生下一次的撕裂社會舉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45451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