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大馬砂拉越16私會黨列名單 - 詩巫5幫 「禮榮"最大
內政部公布的49個私會黨名單中,有16個是來自砂拉越,而其中5個來自詩巫,即禮榮幫派、阿清幫、羅漢幫、雙溪美祿幫及新珠安幫派。
這些私會黨分別是:
■砂拉越:
1)Sarawak Ah Ngau
2)Batu Tiga
3)Ah Feng
4)Batu 10
5)Sibu T
6)Ah Seng
7)Ah Chin
8)Lee Lung
9)Lo Han
10)Sg Merah
11)Sg Badut
12)Ting Ching Lee
13)Tua Cak Lee
14)Teksi Station
15)洪門(Pintu Merah)
16)珠芭(Krokop)
首腦原屬華記
之中,又以禮榮幫派最大和名聲最響。禮榮幫派首腦大哥原屬西馬華記幫派的成員,他於90年代加入西馬華記後,帶著華記旗幟返回詩巫「活動」。
後來組識越來越大,成員越來越多甚至自立門戶,成立「禮榮」幫派,雖然自立門戶,但首腦間中還是和華記有來往。
詩巫5個私會黨的首腦及成員都曾在緊急法令下被扣留,被限制居留或被扣押在新邦令金扣留營。
詩巫私會黨涉及的罪案包括非法割膠、走私柴油、賭、非法伐木及走私菸酒和炮竹為主,也有部份私會黨涉及偷搶及收保護費恐嚇案等。
目前,許多被通緝的私會黨首腦及副手都逃到中國、印尼、沙巴及新山南部避風聲,尤其其是新山南部有很多詩巫的私會黨成員存在。
至於名單中的另兩個幫派詩巫弟和「AH SENG」的首腦雖然是詩巫人,但主要活躍於古晉及沙巴。
古晉的黑幫中,「Ah Ngau」首腦是來自古晉洪清河俱樂部的幫派成員,現年35歲的他曾經在數年前的「剷除砂州黑幫行動」(Ops CantasKenyalang)中,被警方援引緊急法令送至新邦令金扣留營。
該俱樂部主要是年輕一代的興化籍青年組成,雖然「Ah Ngau」並非該俱樂部的「老大」,不過,由於近年來該私會黨的許多事務都是由他出面談判,因此其名字在社會上也引起許多人,包括警方的注意。
古晉「3哩」漸退出江湖
「Batu Tiga」(俗稱3哩)在古晉活躍至少20年,在古晉統稱為「3哩黑社會」,該私會黨黑幫大哥級人馬其實都已經漸漸退出江湖,且他們的年齡也介於45歲至55歲之間,許多以前搶出頭的大哥,目前也都朝各自的事業發展,闖出另外一片天地。
「3哩」私會黨大哥級人馬朝企業領域發展後,也成立一個供該幫派人馬娛樂的俱樂部,而該俱樂部也經營一些娛樂場所、賭博中心等生意,讓他們的成員仍可找到賺吃的門路。
「Batu10」為「10哩私會黨」,目前同樣是以俱樂部方式經營,加入該私會黨的成員,主要是居住在10哩或郊區的年輕人,大部份為客家人。
由於操控10哩私會黨的幕後大哥為社會上的企業界聞人,因此,為該黨服務的成員,基本上都有工作,其中包括當大哥的保鑣、跑腿及看場保安等。
古晉各派大哥
緊急令下曾被捕
自砂州警方於約7年前展開「剷除砂州黑幫行動」,古晉各門派的黑社會大哥都曾被1969年(公共秩序與防範犯罪)緊急法令下被逮捕,有些被遣送至他州限制居留,有者則送往新邦令金扣留營。
雖然大部份的「大哥」皆已回到原來的地盤,但基於各私會黨私底下達成君子協議,在河水不犯井水情況下各自經營自己的「生意」,因此,打打殺殺的情況在古晉也較少發生。
此外,有兩個來自民都魯,其中一個私會黨的首腦在兩星期前發生車禍,並在傷勢和舊病復發情況下病逝。
消息說:「目前,這兩個私會黨在民都魯都不活躍,情況還在警方控制中。」民都魯代警區主任莫哈末沙益副警監受詢時說,這兩個私會黨,即「丁慶利」(Ting Ching Lee)和「大隻李」(Tua Cak Lee)並不活躍,也沒有威脅民都魯的的治安。
至於這兩個組織的背景,莫哈末沙益拒絕進一步發言。
在美里方面,被警方列入的私會黨組織是車頭(Teksi Station)、洪門(Pintu Merah)和珠巴(Krokop)。
據瞭解,這3個私會黨組織的成員皆以華裔為主,他們涉及收保護費,走私菸酒和經營夜店等。
洪門華記派遍布霹州
霹靂州內許多地區都有洪門和華記的支派分布,一些華人人口密集的地方,甚至出現上部份是屬於洪門派地盤,下部份則是華記派的。
據瞭解,州內華記支派之一,即04派的成員主要以印裔佔多,州內也有三條線(tiga line)組織,成員則以巫裔居多。
州內也有洪順堂、08、18、21、24派等。
以華裔成員為主的洪門和華記,在七十及八十年代最為活躍,早期實行的入黨方式甚是嚴格。
90年代轉型「撈偏門」
進入90年代,即在1997年一場經濟風暴後,州內委會黨開始「轉型」,即以求財為主,著重在「撈偏門」生意。
那時候起,州內的私會黨為爭奪地盤而展開的「開片」事件也逐漸減少。
據瞭解,私會黨組織在最活躍時期,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即使是一個小小村子,都有洪門或華記支派的設立。
消息說,當年其中一個私會黨的入黨方式是先入會後「過關」,入會後而沒有「過關」的成員是屬於「未死過」,而「過關」是在該組織內的一種地位等級,這些「過關」後的成員才有資格在本身地盤上掌位。
消息表示,以前的人加入這些組織時須上香發誓,誓言中的內容主要犟調要做到「忠和義」;不過,現在的入黨儀式則較寬鬆。
目前霹靂州的私會黨「開片」武鬥,多數是涉及印裔私會黨徒,包括爭地盤。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洪門會和華記2大派
據史家查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大馬私會黨分化為洪門會和華記兩大派。佔大馬私會黨約20%的華記(Wah Kee),派系計有十八仔、四窿、海山、小華記、十八羅漢、零四及十三等等。
洪門
清代秘密組織稱天地會
洪門(又稱天地會)為清代的秘密組織,對外稱天地會,以策動反清活動,引起清廷注意,後來演變成名稱不一的多個地下社團或會黨,並隨著華僑移民南洋而傳播東南亞。
在馬來西亞洪門分裂出支派計有鳳凰山、三百六、二一海、聯英社、仁義堂、洪軍忠義堂、義洪英、洪河、義點洪、洪順堂、五色旗、二四老君、合和堂、三八二一和小三王等等,而洪順堂源自洪門五祖二房前祖方大洪。
華記
多數成員出自華記
根據網際網路上資料,相傳「華記」是「青幫」或早期義興公司或海山公司演變而來,俗稱「四窿」,有著名派系如十八和四窿仔等等。大約四分之一大馬華人黑社會的成員系出華記會員。
據說華記十九世紀末,由「青幫」的蘇廣華創立於新加坡,之後衍生到全馬各地,據說「華」字由來自蘇廣華。
華記早年成員以客家人為主;之後不同籍貫的人也隨之加入。各成員之間多數以粵語溝通。華記的標誌由先生沅錦伯創造。
三條線黨「一條心」巫印為主
至於三條線黨(tiga line)以巫裔為主,「一條心」(Satu Hati)是印裔私會黨,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十五碑建立地盤。
檳最早出現私會黨
義興公司1799年成立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檳州是國內最早出現私會黨的地區之一,追溯歷史,檳城最早的私會黨是義興公司,成立於1799年。
其他先後成立的地下會社是:和勝公司(1810年)、海山公司(1823年)、存心公司(1820年)、建德堂(大伯公會,1844年)、和合社(1860年代初)、全義社(1860年代初)與義福公司(1875年)。
1881年,義興、建德、和勝、存心、義福和海山六大秘密會社的黨員人數,根據記載約佔當時華裔總人口的69%。
他們的初期組織結構是海山與義興,初期為同鄉互助福利團體,後演變互相爭鬥的幫派組織。
小三王
在檳島以兇悍聞名
小三王曾經在北馬特別是檳島以兇悍聞名。儘管組織成員早已收歛,但說到這個組織,就不得不說廿多年轟動全國的雙溪大年婚宴屠殺案。
這起屠殺案的過程,套時任全國刑事調查部總監查曼乾的談話:此血案是大馬有史以來,最殘酷及最冷血的鎗殺案。
1992年9月16日凌晨1時30分左右,雙溪大年合眾園一戶陳姓人家在婚宴前夕設暖爐宴時,2名鎗手在近距離內見人就開鎗,情節與電影中的暴力情節,造成6人喪生,1人重傷及1名小孩輕傷。
命案發生後,牽扯出原因出自小三王黨內的內鬧,更讓人吃驚的是,警方抽絲剝繭的調查工作,小三王清算同黨的殘暴行逕自1989年開始,總共有12名黨徒被同黨謀害,至少5人屍體被丟棄在檳城白雲山墳場。
二四仔
含3大族
外勞也加入
在曾是檳州最兇殘幫派的小三王沉寂後,另一個著名幫派「二四仔」覬覦小三王地盤已久,直到三、四年斗膽在仍屬小三王地盤內致傷其黨羽、勒索商家等。
根據瞭解,二四仔的造案手法也是非常兇狠,每次向敵對幫派的黨羽下手時,都會以巴冷刀勐斬對方的手臂。
前檳州總警長拿督阿育曾出示一張二四仔勒索商家的傳單,二四仔在傳單中聲稱(峇都茅)怡檳花園是他們的地盤,同時向店商勒索每個月500令吉的「費用」,如果3天內不給錢,商家不必開店做生意,甚至不用出門。
二四仔是一個包含了華巫印三大民族的「一個馬來西亞幫派」,甚至外勞也加入成為黨羽。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資深報人謝詩堅著作《馬來西亞人政治思潮的演變》等
編者的話
提防黑幫
政府估計有4萬多人是黑幫分子,雖然人數看起來好像不多,但不加以遏制,恐怕黑幫會如雨後春筍般冒現,採用像直銷公司的架構,一分十,十分百迅速壯大。
黑幫從來就不擔憂後繼無人。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為何加入黑幫?
同儕的認同和權力的虛榮感或許都是因素;但最終的目標是通過各種不法活動賺取快錢。
已有家長投訴,找上其兒子的黑社會大哥像獵頭公司一樣慷慨,先動之以「情」,再送出奢侈品,讓年輕人深感受重視而飄飄然。
面對黑幫「搶人」,家長也不能坐視不理。
老話一句:請父母關心孩子在外的動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4499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