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要準備多少錢?
標價多少算是可負擔房屋?在目前市場價位上揚幅度快速的情況,已經不容易定義。
根據政府為可負擔房屋推出的各種計劃,可見目前比較能接受的價位是40萬令吉。
即使如此,你會發現,這個價位的房子已是買少見少了。
如何為可負擔房屋定義是一個問題,但購房門檻相信是更多人關切想知道的。
可能你很難相信,大約在4到5年前,是有可能以20萬令吉左右,在一些熱門的城市地點如吉隆玻、八打靈再也、新山或檳城,購買一間不錯並不小的公寓,而且這很普遍。
在2010至2012年間,政府將可負擔房產定價在約22萬令吉。
這可從2011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的「我的第一間房屋計劃」(SRP)中印證,因為政府當時將這項計劃的住宅頂價定在22萬令吉。
但當來到2012年底時,這個價位的房子已經很難找到了。
首間房屋計劃頂價40萬
首購族開始發現,他們無法承擔房產的市價。
觀察到這個變化,政府去年將「我的第一間房屋計劃」的頂價設在40萬令吉。
這轉變由多個因素導致;一邊廂,低收入群對這可負擔房屋40萬令吉的標價發笑,因為那根本是他們無法承擔的價位,而另一邊廂,城市的年輕首購族發現如今很難再找到這價位的房子。
不管政府如何努力為「可負擔」這個詞來標價,其實都應依照個人的情況而定。
今天對你來說是可負擔的,但卻無法提供你相對於5年前可負擔價位的同等生活質量。
不管你如何定義可負擔,要探索入場的門檻有多高,即你需準備多少現金才能購房,讓我們從10萬令吉至60萬令吉的房價對比,就能一探究竟。
須準備頭期錢律師費等 首購族享優惠
首先,我們要看看買房的成本,尤其是房產價格和下訂時需準備的現金對比。
一般來說,購買房子時必須準備屋價的10%為頭期,之後就是律師費和印花稅等費用。
從上表屋價和進場成本的對比,看來趨勢並不令人鼓舞。
但假如你是首購族,你還有幾個減輕負擔的方法或項目可考慮:1.購買40萬令吉以下房產,買賣合約的印花稅減50%2.申請「我的第一間房屋計劃」,購買合資格的房屋價格(40萬令吉以下的房產),以便可獲得100%貸款,意思是不必付屋價10%頭期。
須考慮貸款能力
即使你拿得出頭期錢和下訂時需繳的費用,你還需要符合銀行設定的資格來申請按揭式的房屋貸款。
當你考慮房貸的承擔能力時,有2個方面必須仔細考慮。
首先,在銀行批發貸款前,你的收入必須符合銀行的最低要求;其二,即使你符合資格,還要計算你的收入繳付房貸供期後所剩多少,是否足夠的資金過生活?這是最切身和實際的問題。
假如這2個問題,其中一項答案是「不」的話,還要繼續買房便是不智的決定了。
上表中,我們根據目前的利率、房貸款額和供期等數據,計算出申請房貸所需的最低家庭收入統計。
這只是最基本的統計數據,因為這還未納入你可能正肩負的其他財務責任。
總結
善用免費諮詢服務 掌握可承擔房貸價
儘管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可能都不同,但購房所需的成本與屋價基本上是相符的。
要確認自己有能力與否,必須對比你的個人財務和所需成本。
不管你是不是首購族,申請房貸和購屋時,請謹記善用Loanstreet的免費網上資訊和諮詢服務。你也可以在Loanstreet網站使用房貸計算器,掌握自己可承擔的房貸與屋價等資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