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皆厭惡謠言,但謠言不會在「否認」之下,而銷聲匿跡。
7億美金的謠言,不是7令吉,自然引起眾人的疑問和議論。
更何況,這7億美金與大馬首相纏上了。
這件事涉及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好聲譽和誠信,甚至包括整個朝廷政府,儘管,有不少的內閣同僚出面為首相闢謠。但其聲明和否認,只流於一般的空洞,不見有何實際的「證據」令人信服。
說美國權威的《華爾街日報》在造謠嗎?
確實有這樣的疑問和成份,但這個可惡的造謠者,卻與大馬的總檢察長一起「分享」了謠言中的相關文件資料和證據。
大馬的總檢察長亦證實,已看過了,但沒有公布任何詳情,也不便發表意見,在承認和否認的空間中,存有許多真相不明的揣測和疑問。
針對謠言,固然可說請拿出黑白証據來,但否認和反擊謠言,同樣必須拿出有力的證據,才能站得住腳。
空穴來風的謠言,不是單行道,而是雙行道,只有「證據」才能見真章。
人家《華爾街日報》,在報導7億美金的「謠言」新聞中,似乎有根有據。7億美金的流程,有年份和日期,通過大馬哪一家銀行,又流入了誰人的銀行戶口,都詳細列明了。
國陣政府的內閣成員,一味為大馬首相否認和闢謠,卻不提謠言中的大馬銀行和私人戶頭,是否有「7億美金」的進出和存在。
甚至,國家銀行和被點名的大馬銀行也沉默是金,更顯詭異而引人揣測。
7億美金這麼天文的巨款,有關銀行自然有帳可查,亦有記錄,同時,也須向國家銀行呈報。
其實,欲破解美國《華爾街日報》的「7億美金」謠言,無須費盡唇舌,左轉右轉又U轉,只需拿出有關資料,既簡單清楚又明白,真相與謠言自能判決和分勝負!
不論是被《華爾街日報》「點名」的大馬馬銀行或某人,只須公布銀行並沒有「私人戶頭」,這回事,7億美金的進出,就是惡毒的陰謀,造謠者更是人皆喊打的鼠輩,這不可放過。
就算有關銀行員有這個私人戶口,亦可拿出資料和記錄佐證,並沒有什麼「7億美金」的進出,甚至連「1元美金」都不存在,不就真相大白了嗎?
國陣政府這麼簡單的一件事,都做不到,如何「消滅」《華爾街日報》散播的謠言?!
(光明日報‧看劍‧文:慕容公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