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名烈) 距離來屆大選不到三年的時間,相信朝野政黨不久後都會爭相喊話,來屆大選悠關馬國人民未來的前途。朝野雙方為爭取選民支持,必向選民吹水只有投選他們那一方,才是馬國人民上下的最佳選擇。
朝野雙方究竟誰比較關心「馬國人民」?這道題可不能單從一個角度來解析。因為「馬國人民」從字面解釋,它可以被視為是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的人民。但用遊戲的角度來看,可被解釋為巫統在國陣的盟友「馬華」、「國大黨」、「人聯黨」,以及「民政黨」等四個政黨的合稱。
巫統的勝利、盟友「馬國人民」(四黨)的勝利、以及全馬來西亞人民的勝利,這三種勝利似乎存在著差別層次,對主導選戰的巫統而言,巫統本身的勝利,比起「馬華」、「國大黨」、「人聯黨」,以及「民政黨」的勝利更為重要。在選情緊繃的時刻,巫統本身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馬國人民」四黨的處境就有如「民國人馬」﹣就像處在民國時期兵荒馬亂的情境。
從308大選到505大選,巫統在國陣的盟友馬華、國大黨、人聯黨和民政黨分別輸剩7席、4席、1席、1席。這四做數字倒過來唸的諧音恰好是「一一失去」。面對這悲慘的選舉結果,誰坐在領導的位子,都得承受史無前例的壓力。究竟來屆大選能夠回彈多少,相信領導們心理應當也做了計算。只是,還沒投票,即便投了票沒等到開票結束,要論斷輸贏還嫌太早。
究竟「馬國人民」(百姓)是如何看待「馬國人民」(四黨)?此乃非常耐人尋味之事。在朝的「馬國人民」四黨的領導莫不以為505大選後的華人票和印度票均已回流。尤其伊黨大推伊刑法,更是給在朝的華基政黨一支強心針。看來這伊刑法攸關「馬國人民「(百姓)和「馬國人民」(四黨)的前途。
倘若伊刑法的提出還不能讓「馬國人民」(四黨)從谷底反彈,這也意謂著「馬國人民「(百姓)對「馬國人民」(四黨)存在的意義已做出了判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43929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