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怡保25日訊)商家們請注意,貨品說明不能只有華文,也要寫上英文或馬來文,以便讓各族顧客明白。
莫根(中)與貿消局執法官員指貨品名稱只有華文,沒有英文或馬來文,違反條例。(圖:星洲日報)
霹靂州貿消局副執法組主任莫根說,根據標籤法令,商家的貨品必須寫上英文或馬來文,但另加一個母語是可以接受的。
他今日帶領該局執法人員前往怡保錫米街商店視察貨物價格時,發現有些商店擺賣的貨品只寫上華文,因此勸告商家須加上英文或馬來文。
他表示,貿消局只對沒有遵守上述條例的商家作出勸告,沒有對他們採取行動,希望商家遵守法令,加上英文或馬來文。
他說,商家的顧客也包括馬來人和印度人,貨品只寫華文,不諳華文者不明白。
稱磅須每年調準一次
莫根也勸告商家每12個月需重新調準稱磅一次,以免受到該局對付。
他說,根據1972年度量衡法令,商家須每12個月重新調準稱磅,該局在今日的行動中發現一間商店的稱磅於今年3月滿一年,逾期3個月沒有重新調準,向有關商家發出一張罰單,罰款300令吉。
錫米街商家沒亂起價
莫根表示,該局執法官員今日在錫米街展開執法行動,發現當地商家都很合作,沒有因消費稅的落實而胡亂提高貨品價格。
他說,有些貨品沒有抽消費稅,希望商家不要利用消費稅亂起價。
他指出,執法組之前曾發出通知書給一名商家,要求解釋為何提高物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4155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