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廠街檔口如今不復華人文化,檔口多被外勞掌管,販售膺品如包包、手錶、腰帶等等。
(吉隆坡23日訊)聯邦直轄區貿消部在一次的取締活動中,僅掃蕩茨廠街2個檔口而被人大罵偏袒華人,吉隆坡小販商業公會主席拿督洪細弟回應這是不可能的。
「老實說,貿消部、市政局和警方經常取締華人小販市場如茨廠街,反而馬來小販區比較少。」
他說,茨廠街一個月至少被取締5、6次,有時高達10次,反之馬來小販區幾個月才一次。
他解釋,這是因為馬來小販公會較強勢,不過他也強調,人們不該從種族角度看待此事,而是從法律角度探討。
■執法官員應文明執法
他透露,曾發生過貿消部官員到茨廠街取締沒有依照法定程序就把貨物充公,即:身穿制服、出示證件、登記充公貨物數量,讓小販有理說不清。
「舉例,他們充公了我100件衣服就應該登記100件,那我還了罰款後便可以贖回來,但通常他們沒有這麼做,來了就充公。」
「我認為,這種做法應該被糾正,官員要文明執法。」
■茨廠街貨物流入馬來跳蚤市場
洪細弟還揭露驚人的現象,茨廠街被掃蕩的貨物竟然流入馬來跳蚤市場。
「我們有情報顯示,每次貿消部到茨廠街取締貨物後,你可以在晚上的馬來跳蚤市場找到。」
他說,這些跳蚤市場遍布在文良港、蕉賴、鵝嘜等各地區,從晚上9時營業到翌日凌晨1、2點。
■公會反對賣假貨
另外,對於茨廠街充斥冒牌貨和外勞的問題,他坦言全世界都有此現象。
「我們要面對現實,全世界旅遊區都有出現假貨,因為有需求就有供應。」
「我們公會是反對賣假貨的,我們沒有執法權,曾多次警告業者,如果他們要賣,後果自負。」
■網媒發表種族歧視性言論
聯邦直轄區貿消部於5月30日掃蕩吉隆坡茨廠街販售膺品的檔口,卻只掃蕩2檔口,網媒Sukan Star因此在面子書大罵貿消部偏袒華人,還大發種族歧視性言論。
「當局在莎阿南市區掃蕩的大部分為馬來人檔口,幾乎全部東西都被充公!」
「反之在華人控制的茨廠街,當局卻膽小如鼠、沒蛋蛋(比喻沒種),怎麼啦?害怕找不到回家的路?害怕被華人大哥開槍爆頭?」
該網媒諷刺地說,貿消部官員既然不敢做事,不如辭職,脫下制服,別令執法者這名稱蒙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41188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