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看好印尼及菲律賓聯號公司可以成功集資償債,可投資者未必這麼想,要取得投資者的信任,亞航或需更加把勁。
人民郵報
(吉隆坡18日訊)亞航債務高達115億令吉,該公司如今正採取各種途徑集資,儘管亞航老闆東尼費南德斯堅持該集團無需發行附加股,只要讓聯號公司上市就可籌獲資金,可當中潛在虧損風險,對投資者而言是場賭注,這項集資任務對亞航而言也是場硬戰!
路透社專欄評論員昆廷韋伯(Quentin Webb)今日針對亞航撰寫了一篇評論,他說,高達115億令吉債務令人不安,雖說亞航放眼今年的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可取得19億令吉。
亞航的海外姐妹公司,尤其是印尼及菲律賓聯號公司,積欠亞航集團的款項持續在增加,截至2014年,亞航集團被這些聯號公司積欠逾25億令吉。
近來亞航也因香港研究機構GMT Research在其最新報告中針對其帳目、利潤、現金流、槓桿比率及集團架構等提出多項質疑,進而掀起市場對亞航現金流及帳目的憂慮,導致亞航股價過去一周來遭受嚴厲打擊。
■亞航收款受阻這層陰霾一時片刻是揮之不去,可相信不會持續太久。
可問題是,亞航在這些聯號公司的帳面利潤無法順利回收,有鑒於海外外資持股權限制,導致亞航集團在這些海外聯號公司中只是小股東,但其有效管制這些航空公司併合併他們的帳目。回歸現實,還是股權的問題。
亞航力辯其帳目是透明的,其債務也正在減少,而便宜的燃油價格及競爭減少,都帶動今年前景一片光明,脫售及租賃飛機也被看好能有效協助亞航減少債務,而亞航也計劃公開其預計合併帳目。
東尼表示,亞航印尼及菲律賓的夥伴應允將分別注資8000萬美元(約2億9669萬令吉)購買新股,而菲律賓及印尼聯號公司,也將分別在2017年上市前,發行價值1億5000萬美元(5億6130萬令吉)的可轉換債券,從債券銷售籌得資金,部份將用於償還亞航。
■投資者信心左右集資成敗
無論如何,這或許行得通。但亞航這些聯號公司在籌資時,新的投資者必須要能夠接受他們大部份的投資將用於償還債務,並必須堅定不移相信亞航這些子公司有很光明的未來。
如滙豐銀行分析員早前就指出,這兩家聯號公司都是規模偏小,並且分別需面對當地強大的本土競爭對手獅航(Lion Air)及宿霧太平洋航空(Cebu Air)的競爭。
儘管今早亞航股價回彈逾6%,但今年來亞航股價依然錄得下滑約40%,雖說是2017年收益預估的5.8倍,但整體尚較其他競爭對手低約31%。
這可能是因為投資者對亞航有能力回歸正軌信心不足,又或者是投資者反應過度,若不,收益估值就略顯太高,而亞航股票被稀釋也是當中一個巨大的風險。
在今日下午5點閉市時,亞航(AIRASIA,5099,主要板貿服)漲14仙或9.15%,掛1.67令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