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蘇丹認為所謂的母語捍衛者很多都是偽君子,聲稱為了民族與母語,卻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國讀書。─檔案照─
(吉隆坡12日訊)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怒斥一些政客及華教人士是偽君子及極端主義者,捍衛母語教育的目的只是為了在自己的族群呈英雄。
蘇丹指出,一些政客「自我否定」或把教育當作政治遊戲般玩弄,是因為要成為本身族群的英雄。
「他們聲稱是為了國民主義,結果他們卻將孩子送去外國如澳洲、英國的學校求學,難道那裡用馬來語教學?」
「朕也知道有些人自稱是華教人士,捍衛華教,他們甚至拒絕不諳華語的老師在小學教書。」
「這些人都是極端分子。朕知道一些領袖是在西方國家接受高等教育,我們身邊真的有很多偽君子。」
■英校可促進團結
蘇丹依布拉欣接受《星報》訪問時重申,我國應該仿效新加坡的教育政策,以英語為教學媒介語,這樣才能促進國民團結以及提升國民年的英文水平。
「新加坡利用教育系統團結國民,他們用英語教學,這種教育模式被很多先進國家沿用,成功將不同的種族團結在一起。」
殿下說,我國以前也有英語學校,可是後來被廢除,殿下不知道英校有何問題。
殿下坦言,我國的孩子英文水平低,同時也沒有與其他族群的小孩有交流,這樣是不利國民團結的。
「馬來學生去國民學校,華人孩子覺得在國民學校會被疏遠,然後印裔孩子則去淡米爾學校,哪裡會團結?」
■5個馬來西亞
「還有一些人要求華裔與印裔大學,這些東西都導致種族疏遠,我們如何可以說自己是一個馬來西亞?朕覺得是5個馬來西亞才對。」
殿下認為,單一源流教育系統才能確保社會和諧,讓全民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
「用英語教學不代表忽略國語,國語、英語及淡米爾文可以被列為學生的必修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922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