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乘客4年減500萬? 檳研究院駁斥星報報道

shaji| 2015-06-11| 檢舉

《星報》前天引用檳州政府智庫「檳城研究院」(Penang Institute)的數據,指稱檳巴士乘客量在過去4年銳減500萬人,唯遭後者反駁。

該家英文報在一篇題為《檳州的巴士乘客量萎靡不振》文章中,引述檳城研究院之前刊登的報告。但檳城研究院指出,作者雖根據圖表建構文章的論述基礎,但其得出的結論需被質疑和挑戰。

檳城研究院首席執行員林金華和城市研究部主任圖爾特麥當勞(Stuart Macdonald)今天發表聯合聲明指出,上述文章預設了一個主要前提,即檳快捷通(Rapid Penang)的乘客量下降顯著,並開宗明義指檳州巴士通勤者4年來驟減500萬人。

比較數據手法不誠實

「首先,作者是從一個曲線圖中直接讀取相關數據。但該圖表其實未闡明實際的數字,任何觀察者都可以清楚看到,下跌人數並非500萬人。」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有關2014年的統計並不包含12月的乘客量。」

「因此,使用此數據來比較年度的乘客量,是完全不誠實的做法。」

乘客量僅減130萬人

他們接著點出,若以正確方式來比較真實的數據,乘客量其實僅下跌130萬人。而根據檳快捷通提供的數據,2011年至2014年11月的乘客量跌幅為320萬人,不是500萬人。

「但是,2014年的數據並非全年的數據。若要推究全年數據,《星報》的記者不妨為12月假設一個數據(proxy figure),比如參考2013年12月的乘客量。如果沒有,他們可以平除11個月份的數據,再乘以12個月來預算全年的數據。」

「這樣做的話,2014年的估計乘客量為2330萬人。」

「而比起2011年,降幅只有130萬人,遠比報導的500萬人低。」

無法反映整體使用率

不僅如此,檳城研究院解釋,以上數據其實並無法準確代表公共運輸的使用率。因為,檳快捷通也在檳州和地方政府資助下,運作喬治市內和往返檳威的停車轉搭免費巴士服務。

「上述數據不包含這些服務的乘客量,同時也排除了持月票和優惠證的乘客,所以未能反映檳快捷通的總乘客量,甭論代表公共運輸的整體使用率。」

他們更提醒,檳快捷通不是檳州唯一的巴士業者,Cityliner目前也在威省提供巴士川行路線服務。

「若將月票等計算在內,檳快捷通在2011年至2014年的乘客量僅下跌88萬8000人,為《星報》報導的人數的18%。」

問題在巴士供應短缺

此外,檳城研究院指出,《星報》在參考檳州交通藍圖時,誤將2010年收集到的數據稱為2013年的資料。在撰寫有關文章時,亦不曾聯絡檳城研究院或檳快捷通評論有關數據。

文告分析說,單程乘客量的下降,是基於巴士的整體表現,尤其相當多的巴士使用周期已臻尾聲。

「有鑒於此,問題其實在於巴士短缺(供應層面),勝於文章所說的缺乏乘客需求(需求層面)。為了解決此問題,檳快捷通已要求國家基建公司(Prasarana)改善服務。《星報》本身也曾在2013年7月23日刊登新聞指,需要額外和可靠的巴士。」

「在添加新巴士之下,2015年首季的乘客量已較2014年增長了8%。」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911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