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g Kee Seng:當事關馬來西亞政府時,國人與外國人一樣都為我國的可怕的社會—經濟金融問題感到頭痛。
來自國陣的政府部長和國會議員一直對我國的財政和經濟狀況描繪出一幅美好的前景,對負面的消息,他們幾乎總是處於否認模式。
他們發表的相互矛盾的言論,在在顯示出他們的傲慢與無知。
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留在政治權力走廊中,並取悅他們的老闆。
在6月8日,據彭博社報道,隨著美國就業機會報告好於預期,致使美國聯邦儲備局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而資金從大馬股市撤出的情況下,這導致馬幣跌至9年新低。
美國在5月創造了28萬個就業機會後,美元即在全球16個主要貨幣當中,對其中13個的匯率上升,為5個月以來最高。
另一方面,根據上周的數據顯示,直至今年4月,馬來西亞的出口量已連續三個月萎縮,而其貿易盈餘更是減少。
海外投資者在今年5月從我國的證券中撤出今年為止的最大金額。
彭博社引述澳盛銀行資深外匯策略師Khoon Goh的話指出,美國非農業人口(non-farm payrolls)的就業率的增長,使得美元對其他貨幣全面上升。
他表示:「上周五(6月5日),大馬令人失望的出口數據,也是打擊令吉的因素之一。」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截止6月8日的9時02分,令吉對美元的兌換率下挫1.1%,至1令吉兌3.7608美元,跌幅乃全亞洲之最高。
而早在2006年1月,令吉對美元的兌換率曾跌至3.7653。
數據顯示,在大馬政府債券中,全球資本占了32%,因此我國受美聯儲利率增高的衝擊較大。相比之下,在泰國,全球資本只占18%。
單是上個月,全球資本即出售了25億令吉的政府債券。
阿都瓦希
馬來西亞在4月的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萎縮了8.8%。貿易盈餘也從78億2000萬令吉,縮減至68億9000萬令吉。
上述就是國際商業新聞網彭博社的報道。
而今天,首相署部長阿都瓦希(Abdul Wahid Omar)表示,1MDB的巨額債務將不會對我國的經濟造成系統性的風險影響,儘管大眾消極看待布城處理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投資機構。
「這個國家的金融體系是穩定的,銀行資本雄厚,並有充裕的市場流動性。」
如果我國的金融和經濟如阿都瓦希所說的美好,那為何外國投資者要從我國的市場中撤出數十億令吉呢?
顯然,阿都瓦希的淺薄是騙不過民眾的,除了政府的親信及其支持者。
而他的說法也完全與第二財政部長阿末胡斯尼(Ahmad Husni)在6月3日的說法背道而馳。
阿末胡斯尼
胡斯尼說,馬來西亞必須解決1MDB的債務問題,否則將面臨連鎖的負面反應,包括信貸前景的下調以及馬幣的貶值。
胡斯尼補充說,如果布城被迫肩負起有420億令吉債務的1MDB的來年的520億令吉的開發經費,那麼這將導致政府無法達至其2015年財政預算的3.2%的赤字目標,反而赤字將超過4%。
他在TV1的直播採訪節目上說:「這會發生什麼事?我們的(信貸)評級會下降。當我們的評級下降,我們的公司從國外借貸,我們的貨幣就將下滑至1998年的那樣,一度(兌美元)超過4令吉,那麼還如何還債呢?」
因此,對於大馬金融和經濟的真實狀況,哪一位部長的說法是誠實的?
據報道,對我國馬幣跌至9年新低(1美元兌馬幣3.75令吉)一事,阿都瓦希拒絕評論。
而這離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的3.80令吉的固定兌換率,僅有5仙。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9482#sthash.IJArbmyE.dpuf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