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寶老街】大學生製作「回味舊時代」

紅魔| 2015-06-03| 檢舉

隨著80年代錫市崩潰,曾經繁華一時的金寶,遭受嚴重衝擊,使金寶失去昔日的光輝,年輕人也紛紛外流,然而,仍有一批金寶人堅持留守在這片孕育他們的金寶,且讓拉曼大學新聞系生黃群婷、羅靜麗、葉曉晶和顏銘璇聯手帶大家走入金寶老街,聽聽老街坊訴說古早味故事。

這群大學生將製作影片放上YouTube,希望有更多人看到他們的作品,同時,也讓金寶人回味一下老街風情,重溫古早味故事的點滴情懷。

開埠迄今已有128年歷史的金寶,曾經採錫的興起而聞名。在鼎盛時期曾擁有超過一百多個錫礦場,繁榮的採錫業促進了金寶的繁榮。

因錫礦的開採而興起的金寶(Kampar)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縣的小鎮,坐落於近打河流域(此區擁有豐富的錫礦),舊屬於近打縣務邊和金寶副縣,此副縣於2009年升格為金寶縣。

金寶開埠於1887年,是一個錫礦業城市。此外,這裡也是拉曼大學總校和拉曼學院於霹靂州的分院所在地。

金寶人口有67753人,佔地39109公頃。金寶市居民以華裔居民居多,其中客家人最多,廣東人居次。而市內普遍通行廣東話,也是馬來西亞數個以粵語為主 要語言的城市之一。根據最新版本的「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霹靂州各縣華裔普遍屬於第二多人口,而在近打縣和金寶縣,依然是華裔人口最多。

在開埠功臣督嘉波和華裔礦家等人的努力下,金寶日益繁榮,街區也應運而生。四條主要街道,包括務邊街、戲院街、克蘭芝街以及督公街。

務邊街是金寶的百年大街之一,這條老街因延續自霹靂州的務邊市而得名。戲院街則有一家馳名的老字號,許多老街坊在這裡享受「一盅兩件」的飲茶文化,是當地的老風景之一。克蘭芝街的附近有一條「克蘭芝河」,它在金寶的開發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督公街是金寶市區內的另一條老街,創建超過百年的金寶古廟見證了這條老街的繁華年代。

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_mid6NSlY]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787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