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必須加倍努力去改善公共運輸系統

shaji| 2015-06-02| 檢舉

Robin Stanley Augustin:交通阻塞是現代生活的禍害。

或許這麼說會有些誇張,但大馬的交通阻塞情況依然非常嚴重。

更甚的是,這種阻塞情況並不僅僅是發生在吉隆坡一帶而已了。

幾乎整個巴生谷,甚至是一些較小的城鎮,如馬六甲、亞庇等,也為車輛逐漸增加而導致交通變得更加擁擠。

很自然地,最嚴重的交通阻塞便發生在每天進出吉隆坡市中心的大道上。

儘管電動火車、輕快鐵和單軌火車能帶來方便、快捷的服務。

即使是每天使用付費高速大道的駕車人士都面對塞車問題,更何況是那些沒有能力支付過路費,或是工作地點並未與與這類高速大道銜接的人,就被迫選擇使用聯邦大道了。

多年來的規劃及實施不當,讓人民如今深受其害。

這也導致這些年來,一些領袖及政客針對如何解決交通阻塞問題發表了一些愚蠢的建議和看法。

在《星報》最近刊出的一篇報道中,馬華宣傳局主任蔡金星上議員駁斥了工程部長法迪拉(Fadillah Yusof)的建議,即在交通尖峰時段提高大道過路費,作為減輕交通擁擠現象的解決方案。

蔡金星指出,提高過路費並不是解決高速大道交通阻塞的好方法,這是一種反其道而行的方法,因為這只會加重人們的經濟負擔。

他說:「如果有得選擇,我肯定,大部分大馬人都不願意被困在車龍中,因為這是非常浪費時間的。所以,提高過路費來管制交通的方法並不可行。」

他建議政府鼓勵人們共車,作為減少交通阻塞的替代方案。

當每日蟻論作者聯絡上大馬消費人協會聯合會(Fomca)秘書長鮑爾時,他說,政府不應該提高過路費來減緩交通阻塞。

「就目前而言,人們被迫以車輛代步,是因為公共運輸系統非常差勁。」

「就此而言,開車是家庭的一大開銷,提高過路費只會讓事態更加惡化。」

鮑爾表示,政府必須設法讓公共運輸更富生機、活力。

「公共運輸必須具備更好的素質,才能成為人們的首要選擇。」

他表示,目前的輕快鐵(LRT)和捷運(MRT)計劃,都是公共運輸系統的支柱,但其分支運輸系統必須先行改善,才能讓輕快鐵和捷運系統有效操作。

這也包括巴士和德士的連接性和可靠度。

蔡金星和鮑爾都提出了不錯的觀點,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明白問題的關鍵所在。

減少國內,尤其是城市地區交通阻塞問題的秘訣,其實並不複雜。

良好的公共運輸系統不只是減少交通阻塞的關鍵,更是偉大發展的催化劑。

我國的公共運輸系統並不好、也不可靠。就算是有了輕快鐵和捷運,也難保城市內的交通情況可以獲得改善。

就像鮑爾所指出的,分支的運輸系統才是真正需要改善的一環。

首先,輕快鐵和捷運站必須設有足夠的停車位,繼而讓駕車人士可以開車來到這些站並轉搭公共運輸工具出門。

當局必須建造適當的人行道連接至住宅區和輕快鐵及捷運站,而這些人行道在夜晚時,必須有充足的燈光。

可惜的是,在城市裡,許多人行道已被小販攤位和任意停放的車輛所霸占了。

至於巴士和德士服務更要進行徹底的改革,以鼓勵更多人們使用這些服務。

許多人不願意乘搭德士,是因為德士司機不願意使用計程表或是他們在特定時段不願去到特定地點,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的「利潤」並不高。

這些都是政府必須根除的問題。

至於巴士,或許政府應該考慮讓過去非常受歡迎的迷你巴士重新投入服務。

這些巴士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它們進入到許多住宅區載客。

是的,迷你巴士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尤其是巴士司機的態度;但這並不表示,上述想法不值得被考慮。

當然,當局和巴士公司還可以採取各種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許多有關如何建設良好的公共運輸系統及其對社會所造成的巨大影響之範例,都是來自通往南美洲的道路所啟發。

就以梅德林這座城市為例,它曾被譽為是1990年代的「殺人都市」,如今則成為了發展中城市的希望曙光。

多個關鍵因素導致它在完成良好的城市規劃、集中發展教育和建立良好的公共運輸系統的努力中獲得成功。

梅德林市通過為居住在山丘周圍的貧民窟居民建造廣泛的巴士、火車、纜車和電動扶梯網絡,改善了當地的公共運輸系統。

這些努力有助於聯繫各社區及其毗鄰的基本設施,如醫院、圖書館、超市和學校,從而減少開車的必要,並讓人更容易地搭乘公共運輸工具。

一個完好的公共運輸系統所帶來的便利,在此也無需贅言。

隨著生活費的上漲和城市化發展步伐的加快,公共運輸系統更急需加以改善。

因此,政府必須加倍努力並投入更多資源,來改善國內的公共運輸系統。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9158#sthash.spnQXauj.dpuf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768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