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in Stanley Augustin:另一部本地電影引起了轟動。
目前在電影院上映的《我的丈夫是宗教司》(Suami Aku Ustaz)正從2011年的電影《思念海浪》(Ombak Rindu)接取了「爭論」的接力棒。
《思念海浪》被批評為正常化強姦文化,而《我的丈夫是宗教司》正面臨人權團體和網民的憤怒,因它竟提倡童婚。
對於那些還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以下是其梗概。
這部電影的主角,艾麗莎(Alisa)是一名17歲的學生。她被迫秘密結婚給她的表哥,與她同一所學校的宗教司哈菲茲(Ustaz Hafiz)
她被嫁出去的原因是,其父母希望他們在朝聖期間有人照顧她。
至於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你就得親自去看這部電影了。
性教育工作者劉靜因(June Low)對這部電影的評論已廣泛地流傳,其他人也加入批評的行列,尤其是網際網路上。
《馬來郵報在線》最近的相關報道指出,「伊斯蘭姐妹會」(SIS)與婦女援助組織(WAO)重申了他們對涉及未成年人婚姻的立場。
「伊斯蘭姐妹會」執行總監拉特娜(Ratna Osman)表示,該組織一直積極推動馬來西亞婚姻的最低年齡定在18歲(男女)。
她表示,目前法律允許穆斯林少女在16歲或更低的年齡結婚,只要伊斯蘭法庭法官許可的話。
與此同時,婦女援助組織執行總監蘇米特拉(Sumitra Visvanathan)指出,童婚已被證明是對新娘有害的,因此那些企圖浪漫化童婚的做法是可恥的。
該電影監製人旺莫哈末慕茲里(Wan Mohd Muzri Ramlu)出面為這部電影辯護,指稱它沒有提倡童婚,而是鼓勵伊斯蘭教上的「halal」(許可)關係。
首先,不管觀眾對這部電影中所描述的同意與否,每個人都應該看這部電影。
為什麼呢?因這部電影有意無意間可激發人們對國家正發生的實際問題的討論。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旺慕茲里的意圖和邏輯是令人不安的。
鼓勵「halal」關係?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該女主角嫁給她的表哥的唯一原因是,她的父母希望有人來照顧她。這顯然是完全愚蠢的。
該電影為了提倡「halal」的關係,竟以少女的教育、個人自由、獨立思考以及自主決定的能力作為犧牲代價。
少女的權利怎麼樣?這難道不值得提倡嗎?童婚將對其教育前景、心理和情緒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伊斯蘭姐妹會」是正確的,馬來西亞婚姻的最低年齡應定在18歲。
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變化,不斷檢討我們的法律和慣例。
在小小年紀的17歲階段,無論是少男少女都不應該擔心自己的夫妻職責,更何況他們有自由選擇下半輩子的生活的權利。
也許這部電影是改變的催化劑——希望它是!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823#sthash.zzBXOqIt.dpuf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644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