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接受鳴笛是一種提醒別人前方有危險的方式

shaji| 2015-05-25| 檢舉

Jimmy Adit:當我交通燈前等待綠燈時,尾隨的司機似乎在憤怒地狂按喇叭,並指向僅有數米的前方路口旁。

沒有多久我就意識到他要我把車停在那裡,出於好奇心,我如此做了。

然後他也把車正准地停在我的前面,走下來了。這名看起來只有我一半年齡的司機在其車前似乎在檢查著什麼,而我坐正在車裡,摸不著頭腦。

爾後他走了過來,說我碰到了他的車,而他已檢查過了,並沒有什麼損壞。

他真真切切地說:我自由了,可以走了!

我在當天與我的好朋友,一位退休警官(其最後職務是全國交警大隊長)用餐的時候,向他說起了此事,他問道:「你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

我說我會的,若事件的結局出現相反情況的話。你明白我說什麼的。

不幸的是,多年來我已有了這麼一種的妄想症——若尾隨的車輛跟我太近,或者狂鳴喇叭,我就會很緊張了。

當我認為只有我才如此的時候,我的估計卻失誤了。我的朋友也吐露說,他們有同樣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他們討厭遭狂按喇叭,尤其是在一公里外也可以聽到的鳴笛聲。

砂拉越基礎設施發展與通訊部部長麥可曼音(Michael Manyin)曾表示說,早期的駕駛者可以接受鳴喇叭以作為彼此提醒的方式,而如今我們的駕駛者卻拒絕接受鳴喇叭,不像印尼、泰國、越南、韓國和中國等地方的人可以接受鳴喇叭。

曼音被引述說:「這裡我想指出,汽車喇叭聲是為了提醒別人有關疏忽與危險,而不是激怒駕駛者。」

是的,在30、40年前,我鎮的人在早上往往會因轎車、巴士和卡車的喇叭聲而醒過來。

市場在早晨五時就已充滿活力了,而喇叭聲是此場景的一部分。

而從什麼時候開始,汽車喇叭聲成為憎恨的對象,而有些人卻認為它有趣?

現在的一般看法是,大多數的鳴笛是為了以示不滿。

人們按喇叭,是因為他們不喜歡你開車的方式,或者他們認為自己比你更有權利使用某個路段。不管是什麼,只有按喇叭者才知道原因。

因此,當鳴笛一次時,你可以期待前方的司機會轉過頭來。當狂鳴的事情發生時,超市的購物者、辦公室的行政人員以及居民,會一齊出來看個究竟了。

我自己覺得,在大馬人能接受汽車喇叭聲作為道路禮貌的一種形式前,我們尚有許多工作要做。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819#sthash.upWEmsLW.dpuf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641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