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馬計劃不檢討貪腐濫權 瑪夫茲憂一馬公司醜聞重演

shaji| 2015-05-24| 檢舉

正當一馬公司債務醜聞鬧得滿城風雨之際,首相納吉宣布《第十一大馬計劃》。伊黨宣傳主任瑪夫茲今日擔憂,《第十一大馬計劃》會否出現另一個「一馬公司」,歷史重演這個大醜聞。

瑪夫茲今日發文告表示,一馬公司一開始並沒在《第十大馬計劃》內,過後卻突然出現,這非常怪異。

「它(一馬公司)是由首相親自管理,連內閣及國會也不知情。」

「正是因為(首相)自以為是的態度,導致國家最後被逼背負420億令吉的債務。」

「這難道不是首相納吉最大的失敗嗎?不只這樣,如今連朝聖基金局、公積金局(KWSP)、公務員退休基金局(KWAP)等公共基金,都已被濫用,以拯救日益淪陷的一馬公司。」

批評政府改革失敗

瑪夫茲也批評首相納吉剛剛宣布的《第十一大馬計劃》,顯示政府並沒積極改革國家各大重要機關,包括國會、法庭、大馬反貪會、總檢察署、警方、選舉委員會等。

「這些都非常重要,尤其必須讓國會更有效運作,監督行政機構。就好像國會下議院議長班迪卡所言,他正是因為國會不自由及充其量只當『橡皮章』而大感失望。」

「同樣的,政府也沒成立警察投訴與行為不檢獨立委員會(IPCMC),導致警方受限制,害怕對付行政單位。」

第十大馬計劃失敗

瑪夫茲(見圖)表示,隨著一馬公司課題爆發,顯然首相納吉的《第十大馬計劃》已失敗。

「政府如此積極追隨高收入國家地位,但中低收入的人民卻因為消費稅而成為受害者。」

「若政府還不改善揮霍無度、浪費與濫權,大馬妄想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

「難道我們也期待出現第二個『一馬公司』,成為《第十一大馬計劃》的敗筆嗎?」

PEMANDU無能

瑪夫茲也說,從《第一大馬計劃》至《第九大馬計劃》,國家發展都由經濟策劃單位(EPU)領導,不過,首相納吉在宣布《第十大馬計劃》後,卻把發展領導轉交給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傳遞單位(Pemandu)管理,那是首相署旗下新成立的一個機構。

他說,成立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傳遞單位是首相納吉的最大錯誤,由於該機構由無經驗的人領導,以致《第十大馬計劃》失敗。

「當我們評估《第十大馬計劃》的表現,情況令人遺憾。馬幣兌換率從2013年7月的1美元兌換3令吉12仙,下滑至今年5月的1美元兌換3令吉60仙。」

「國家債務從2011年的2570億令吉飆升至如今的7400億令吉、失業率從2011年的3.1%提高至3.2%、通膨率從2011年的2.5%漲至2014年的3.3%。」

正當一馬公司債務醜聞鬧得滿城風雨之際,首相納吉宣布《第十一大馬計劃》。伊黨宣傳主任瑪夫茲今日擔憂,《第十一大馬計劃》會否出現另一個「一馬公司」,歷史重演這個大醜聞。

瑪夫茲今日發文告表示,一馬公司一開始並沒在《第十大馬計劃》內,過後卻突然出現,這非常怪異。

「它(一馬公司)是由首相親自管理,連內閣及國會也不知情。」

「正是因為(首相)自以為是的態度,導致國家最後被逼背負420億令吉的債務。」

「這難道不是首相納吉最大的失敗嗎?不只這樣,如今連朝聖基金局、公積金局(KWSP)、公務員退休基金局(KWAP)等公共基金,都已被濫用,以拯救日益淪陷的一馬公司。」

批評政府改革失敗

瑪夫茲也批評首相納吉剛剛宣布的《第十一大馬計劃》,顯示政府並沒積極改革國家各大重要機關,包括國會、法庭、大馬反貪會、總檢察署、警方、選舉委員會等。

「這些都非常重要,尤其必須讓國會更有效運作,監督行政機構。就好像國會下議院議長班迪卡所言,他正是因為國會不自由及充其量只當『橡皮章』而大感失望。」

「同樣的,政府也沒成立警察投訴與行為不檢獨立委員會(IPCMC),導致警方受限制,害怕對付行政單位。」

第十大馬計劃失敗

瑪夫茲(見圖)表示,隨著一馬公司課題爆發,顯然首相納吉的《第十大馬計劃》已失敗。

「政府如此積極追隨高收入國家地位,但中低收入的人民卻因為消費稅而成為受害者。」

「若政府還不改善揮霍無度、浪費與濫權,大馬妄想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

「難道我們也期待出現第二個『一馬公司』,成為《第十一大馬計劃》的敗筆嗎?」

PEMANDU無能

瑪夫茲也說,從《第一大馬計劃》至《第九大馬計劃》,國家發展都由經濟策劃單位(EPU)領導,不過,首相納吉在宣布《第十大馬計劃》後,卻把發展領導轉交給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傳遞單位(Pemandu)管理,那是首相署旗下新成立的一個機構。

他說,成立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傳遞單位是首相納吉的最大錯誤,由於該機構由無經驗的人領導,以致《第十大馬計劃》失敗。

「當我們評估《第十大馬計劃》的表現,情況令人遺憾。馬幣兌換率從2013年7月的1美元兌換3令吉12仙,下滑至今年5月的1美元兌換3令吉60仙。」

「國家債務從2011年的2570億令吉飆升至如今的7400億令吉、失業率從2011年的3.1%提高至3.2%、通膨率從2011年的2.5%漲至2014年的3.3%。」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99436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630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