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馬卒子知多少

shaji| 2015-05-21| 檢舉

我坐在上面,不會向下面任何人低頭。

只有上台話沒有台下話,這是掌權者的動作與心態。國會下議院議長班迪卡回應敦馬哈迪有關他「辭職」的言論,申明他還是議長,仍然坐在台上,不會走下台來。

班迪卡的話,更像是首相納吉的肺腑之言,通過班迪卡之口,向敦馬傳達一個準確無誤的訊息。

班迪卡作為納吉內閣的重臣,當然不會無故辭職,他的「辭職」多少會影響和牽動政局。

就算班迪卡受敦馬影響,有了辭意,納吉也會盡力挽留,絕不會讓敦馬如願,看到這樣的事件發生。

班迪卡不是很重要,但他的「辭職」會授人話柄,讓有心人說三道四,而造成謠言四起。

謠言最可怕之處,就是傳聞成真,一旦形成星火燎原之勢,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矣!

以納吉目前的情況而言,一馬公司(1MDB)的弊端與醜聞真相未明,蒙女案又有「奉命」的爛尾,加上第一夫人奢華生活的風言風語,已足夠讓納吉不勝其煩,心生厭惡。

敦馬雖不斷逼宮,誓要納吉下台,究其實,敦馬爺的「逼宮」是有氣無力的,縱有重大課題,但沒能產生有氣勢的發酵作用亦徒然。

說到造謠生非,也就是挑撥離間,如沒能引起巫統內訌的海嘯,進而裡應外合,亦難成大事也。

這就是敦馬逼宮,流於勢孤力弱的處境,對一名年近九旬的前政治強人和霸主而言,已手無寸權亦無兵馬,其「逼宮」之劇,被視為一個老人家的喋喋不休。

問題是,敦馬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有其如意算盤。以敦馬縱橫政海數十年的老到經驗而言,他深信不疑,政治這回事沒有永遠的敵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這如他老人家早前所言,巫統的團結和效忠,只是建立在金錢上。

只要巫統當權派的既得利益有所動搖和受損,就會產生牢騷和怨言,進而對黨主席心生不滿,自然成為敦馬「逼宮」棋盤上的車馬炮。

話說班迪卡的「辭職」傳聞,就是二人私下會面後,敦馬根據班迪卡的「言語」放出了其「辭職」的訊息。

敦馬爆料,令班迪卡大吃一驚,還是故弄玄虛,指敦馬誤會了,但沒有如一般政治人物「否認」絕無這回事。

反之坦然承認與敦馬私下見面,只談國事、天下事。不涉及「辭職」之說,撇清二人有何「苟且」之事。

除班迪卡外,還有哪幾位巫統的「大人物」與敦馬喝茶論英雄?

班迪卡或許只是第一隻過河卒,敦馬其他的「渡河兵」還在雲深不知處!

(光明日報/看劍‧文:慕容公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595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