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蘇丹對於英語教育的感想,引發許多人的共鳴

shaji| 2015-05-09| 檢舉

Sonia Ramachandran

:馬來語(BM)是我們的國語,而每一個馬來西亞都應該懂得馬來語,並以此為榮。

然而,一個人可以學習馬來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但與此同時接受以英語為教學媒介語的教育。

這並不是因為不愛馬來語或不愛國。

這是因為英語是目前世界通用的語言,無論你喜歡與否,這也是網際網路的語言。

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無國界,在自己的國家裡競爭可能是不夠的,所以英語也變得重要起來。

馬來西亞人沒有忘記為何為何富人,不論種族及宗教,都會將他們的孩子送到國際學校受教育,而當中的教學媒介語正是英語。

如今看來柔佛蘇丹依布拉欣也頗有同感。

《當今大馬》引述蘇丹的說法,他表示他的人民應該效仿新加坡人的單一教育系統,並以英語作為教學媒介語。

報道引述他於5月7日柔佛州議會的開幕演講中說,新加坡的教育系統已成功促進市州的團結,而柔佛人應該虛心地採納它。

「有趣的一點是我們可以效仿新加坡的團結,而這股團結是從其單一且以英語作為媒介語的教育系統中所培育的。」

該名蘇丹在報道中表示:「因此,我敦促柔佛人民需要對國民教育體系豁達,並願意為了人民及長期的繁榮發展而改變。」

諾阿茲瑪

家長教育行動組織(PAGE)主席諾阿茲瑪(Noor Azimah Abdul Rahim)對《每日蟻論》表示他們同意蘇丹的說法。

「尤其是單單在柔佛,每個早晨就有將近200輛巴士穿梭邊境,以便讓馬來西亞的孩子在新加坡上學。」

諾阿茲瑪表示:「這為柔佛帶來重大影響,所以柔佛蘇丹的聲明是及時的。」

她表示,這一點,也是人才外流的開始。

「當我們的人民送孩子到新加坡留學,這意味著什麼?它反映了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佳的。」

她說:「柔佛受到嚴重的影響而其他未能到新加坡的州屬則開始設立國際學校,並進一步使孩子們遠離國家的教育體系以及令他們以階級及財富隔離。」

諾阿茲瑪也指出,這將會令富人擁有更全球化的定製教育,並令他們擁有更好的國際地位。

「這樣一來,你可能會面對人才外流,這是一個損失,但那些留下來的人則會得到更好的就業機會。」

她說:「因此,我們希望其他蘇丹也能夠響應柔佛蘇丹,尤其使那些喜歡海外教育的人。」

而當中的爭論是,我們最終將會使用屬於另一個國家的語言,諾阿茲瑪表示:「英語並不是以種族為基礎的,它不屬於任何國家。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語言。」

當被詢及馬來民族主義者及母語學校,諾阿茲瑪表示擁有英語作為教學媒介語並不意味廢除這些學校。

「母語學校可以保留,但就將一些國民學校改變為以英語授課,使孩童有所選擇。」

「我們只是需要大約1000所小學改變成這樣,而中學則是以英語授課。最起碼,這些學校應該可以生產一些英語老師,而我們是迫切需要英語老師的。」

諾阿茲瑪表示:「對政府而言是極大的節省,因為我們無需再從海外引進教師來教導我們的孩子英語。」

蘇丹依布拉欣也表示,若教育體系繼續從小就根據種族及語言區分,那麼在馬來西亞不同社區之間就會出現巨大差距。

該名蘇丹被引述表示:「我對單一學校教育體系很有信心,該系統將會創造孩童之間的種族融合,並產生一個和諧、團結以及有能力面對競爭與挑戰的社會。」

在2013年5月,有許多人呼籲政府允許再次使用英語作為學校教學媒介語。

英語授課的學校在1970年起開始被淘汰,許多口操英語的政客及退休人士就是當時教育的產物。

據說如今種族及宗教緊張局勢正處於一個空前的高度,而許多老一輩的人則追憶「過去的好時光」,當年每個人都生活在和諧中。

如果英語媒介的教育不會導致不團結或者不忠,並且能夠帶領國家及人民更上一層樓,那麼何不將它帶回來?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8133#sthash.21mHOKU9.dpuf

柔佛蘇丹對於英語教育的感想,引發許多人的共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438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