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爆!!80年代土著金融到一馬公司 13項驚人大醜聞!!(瘋轉)

一個好人| 2015-05-03| 檢舉

自上世紀80年代,前首相馬哈迪上任放眼將我國打造成為工業國開始,大馬在過去30年就發生了無數大型計劃醜聞,而當中的13個計劃,涉及的數額達到驚人的1180億令吉。

這些計劃不乏貪污和濫權疑雲、還有政府動用公帑出手拯救,甚至引發謀殺案,但卻鮮少有高官顯要受到對付。

根據《KiniBiz》的整理報道,這些醜聞信手拈來就有土著金融醜聞(25億令吉)、柏華惹鋼鐵公司(100億令吉)、國家銀行炒外幣虧損(300億令吉)、巴貢水壩計劃(75億6000萬令吉)、政府高價收購馬航股權(18億令吉)、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爭議(46億令吉)、鮋魚潛水艇佣金案(5億令吉)、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並且不斷揭發更多問題的一個大馬發展有限公司。

1。大馬土族金融醜聞

1980年代,時任首相馬哈迪大力推動工業發展,除了發展普騰國產車計劃,也於1986年宣布大馬首個工業大藍圖。然而,這個年代卻也是大型計劃醜聞掀起首波浪潮的時期。

1983年,大馬發生了一宗震驚全球的銀行欺詐案,獲得大馬土著金融(Bumiputra Malaysia Finance)25億令吉貸款的香港佳寧集團以周轉不靈為由,宣布旗下3家上市子公司暫停交易。佳寧集團主席是大馬人陳松青。

這宗醜聞不僅牽涉企業詐騙詭計,甚至引發一宗命案。大馬土著金融母公司,即大馬土著銀行委派稽查師加里爾(Jalil Ibrahim)到香港調查此事,卻慘遭暗殺。

加里爾當時在一片蕉林中被掐死,而一名砂州小商人麥福生被控謀殺加里爾罪名成立,但此案事隔30年後仍存有疑點。到底是誰指示,及為何謀殺加里爾?

一個普遍說法是,加里爾發現大馬土著金融與佳寧集團太多內幕,並打算將涉及在內的政要公諸於世,才慘遭毒手。

大馬土著金融前主席羅連(Lorrain Esme Osman,左圖)因為此案,而逃到英國倫敦避免被引渡到香港面控,但他最終依然被引渡到香港面審,但在同謀欺騙罪成後只坐牢數個月,之後就在倫敦自我流放,直到2011年逝世。

另兩名大馬土著金融董事哈欣三蘇丁(Hashim Shamsuddin)和萊益斯(Rais Saniman)則因詐騙罪成在香港坐牢。

雖然政府成立皇委會調查這項舞弊事件,但沒有任何一名政府官員因而被控。

政府後來挹注10億美元,拯救垂死掙扎的大馬土著銀行。佳寧集團最後申請破產,大馬土著銀行後來與聯昌銀行合併。

2。柏華惹鋼鐵公司

另一個發生在80年代的大醜聞是柏華惹鋼鐵公司,這間公司如今仍是政府動用公帑拯救企業的代名詞,而政府估計損失了100億令吉。

柏華惹鋼鐵是登州政府、日本鋼鐵企業(Nippon Steel Corporation)和柏華惹登嘉樓私人有限公司的聯營公司,它旨在使大馬轉型成一個強大的鋼鐵出產國,也是大馬工業化的一部分。

這家公司成立於1982年,而政府通過重工業公司(Hicom)掌握51%股權。

惟柏華惹鋼鐵好景不常,很快就出現巨大虧損,而日本鋼鐵退出這項計劃。1988年,重工業公司出售柏華惹鋼鐵,而馬哈迪密友謝英福被賦予將這家公司轉虧為盈的重任。

謝英福也是製造重型器材的合順控股公司(UMW Holdings Bhd)創辦人。

不過,雖然撤換管理層,加上政府挹注數十億令吉,柏華惹鋼鐵仍流血不止。

從1988年至1995年,謝英福主導柏華惹鋼鐵走過爭議聲不斷的7年,其中包括挪用資金疑雲、可疑工程合約和做假帳等指控。

謝英福於2004年被控觸犯刑事失信罪,但法庭在3年後宣判他無罪釋放。

3。國家銀行外匯交易

到了90年代,最大的醜聞就發生在國家銀行。國家銀行從80年代末開始,在時任總裁已故查化(Jaafar Hussein)領導下,積極投入外匯市場,結果導致我國面對數以百億計的損失。

不過,許多局內人聲稱,這個外匯交易的幕後主導人,是時任國家銀行顧問諾莫哈末耶谷。

諾莫哈末耶谷(右圖)目前是首相納吉的經濟特別顧問。諾莫哈末耶谷與查化當時為國家銀行的損失,先後引咎辭職。

當時馬哈迪公開表明,大馬需要積極管理其外匯儲備,以確保不會在幣值波動時面對虧損。而國家銀行的外匯交易,顯然是得到馬哈迪的默許。

1990年,國家銀行開始對英鎊做投機買賣。在1992年至1993年之間,國家銀行與著名貨幣炒家索羅斯直接在貨幣市場對壘,國行下注英鎊將升值,而索羅斯則賭英鎊會貶值。

隨著英國過後撤出歐洲匯率機制,導致英鎊貶值,國家銀行結果賠上一大筆,損失大約300億令吉。

儘管如此,沒有任何一名政府高官須為此事負責。國家銀行為何獲允使用公帑投入如此高風險的外匯交易?為何國家銀行可以行使超越它作為國家銀行業監督者的權力?迄今仍無答案。

大馬因這件事情再次創下紀錄,國家銀行成為外匯交易的最大輸家。

4。高價收購馬航股權

在國家銀行外匯交易虧損事件不久後,馬哈迪於1994年達致一項協議,允許土著商人達祖丁藍利以17億9000萬令吉,向國家銀行購買32%的馬航股權。

達祖丁與時任財政部長達因關係密切。達祖丁曾是官聯公司Peremba公司和Fleet集團的董事,以及達因旗下Taman Bukit Maluri有限公司的董事。

雖然達因否認,但達祖丁被視為其代理人。

不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波使達祖丁和馬航受重創,而這迫使達祖丁以每股8令吉的價格,相等於他購買這些股權的17億9000萬令吉,將股權賣回給政府。

馬航股票當時的收市價格是3令吉68仙,不到達祖丁收購時的一半。換言之,達祖丁以比市價高出4令吉32仙或117%的股票賣價飽賺一筆,但政府並沒委任獨立的估價師來評估這個交易。

達祖丁後來聲稱,本身是受馬哈迪的指示向國家銀行購買馬航的股份,以協助當時蒙受慘重損失的國家銀行,但馬哈迪卻否認此說。

5。巴生自貿區醜聞

另一宗醜聞,就是發生在90年代末直到2000年代末的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爭議。

巴生自貿區是兩任交通部長林良實至陳廣才期間的計劃,政府於1999年批准一片1000英畝的工業園計劃,放眼將巴生港口轉型為分發與轉運船貨的區域中樞。

這個計劃的初步成本是19億令吉,政府起初委任傑貝阿里自由貿易區機構來經營巴生自貿區長達15年,但這個機構於2007年撤出後,由巴生港務局負責接手。

2006年,巴生自貿區的成本已翻倍至46億令吉。

政府於2007年至2008年向這個計劃發出一筆40億令吉的低息貸款,而當時的交通部長翁詩傑成立一個特工隊來調查巴生自貿區,並警告這項計劃成本可能會飆漲至120億令吉。

巴生港務局前總經理馮惠珠和巴生自貿區工程顧問陳森永等人,被控涉及3億8000萬令吉的刑事失信罪,而林良實和陳廣才則因這項計劃被控欺騙內閣。

雖然馮惠珠等人的案件仍在審訊階段,但林良實與陳廣財已於2013年和2014年相繼無罪釋放。政府迄今仍沒透露,巴生自貿區計劃共損失了多少錢。

6。鮋魚潛水艇交易

2002年,大馬政府與法國潛艇製造商DCNS,敲定了一筆總值62億令吉的2艘鮋魚潛水艇交易。

這筆交易是由納吉親信拉薩巴京達,和國防部武裝部隊旗下的莫實得控股董事經理羅丁(Lodin Wok Kamaruddin)牽線,而這項交易是在現任首相納吉擔任國防部長期間達成。

拉薩巴京達是透過兩家他在香港擁有的公司,即Perimekar私人有限公司和Terasasi公司來做鮋魚潛艇買賣。羅丁曾擔任Perimekar的董事,但他已於2010年辭職。

Perimekar在這項買賣中,收取了近5億令吉的「服務管理費」。

事情接著就出現戲劇變化,蒙古女郎阿旦杜亞於2006年,在沙亞南本查阿南(Puncak Alam)的森林被槍殺,並遭炸毀屍體。她據稱是拉薩巴京達敲定鮋魚潛艇交易的翻譯員和助理。

阿旦杜亞命案至今懸而未決。據稱,阿旦杜亞生前曾勒索巴京達50萬美元。雖然納吉已多番否認,但阿旦杜亞父親堅稱,女兒認識納吉和拉薩巴京達兩人。

雖然吉隆坡高庭宣判,納吉的兩名保鏢特警西魯與阿茲拉謀殺阿旦杜亞罪名成立,但上訴庭卻推翻這個裁決。此外,拉薩巴京達被控教唆兩人殺人,但最終也無罪釋放。

7。一個大馬發展公司

最近,作為政府主權財富基金的一個大馬發展公司,其負債纍纍的帳目也成為各方關注的對象。

這家公司一開始名為登嘉樓投資局(TIA),由時任副首相的納吉在2009年瓜登補選前宣布。其中一名參與其中的就是目前備受外媒關注的大馬年輕富豪劉特佐,他被指與納吉與羅斯瑪關係密切。

不過,後來因為出現一些問題,中央政府在2009年接管登嘉樓投資局,並且將之改名為一個大馬發展公司。

該公司的數個交易備受質疑,例如於2009年5月發出50億令吉的債券,但該公司其實只需籌資44億令吉。

一個大馬公司首個巨額投資,就是與沙地石油國際公司(PetroSaudi International Ltd)成立一家價值25億美元聯營公司,買下其中的40%股權。

這家聯營公司理應為大馬從中東招商引資,但公司的資金反而投資在中東國家。如此看來,一馬公司仿佛是在協助國際沙地石油公司,開拓裏海的石油儲備。

一馬公司最終將這家聯營公司的股權賣回給沙地石油國際公司,但卻奇怪地選擇認購沙地石油國際公司的11年債券來讓後者還錢。實際上,一馬公司幾乎將所有第一筆債卷籌募而來的44億令吉,投資在國際沙地石油公司。

5年後,一馬公司仍被指涉及可疑交易,公司狀況也不穩定。經過數個月拖延後,它才終於本月向公司委員會呈交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報告。

一馬發展公司因為估價缺乏吸引力,而被逼兩度展延價值90億令吉的首次公開募股。該公司也被逼兩度重新排期和重組一筆延期的67億令吉債務,並因此面對慘痛成本和罰款。

一馬發展公司也因為將70億令吉的投資放在蓋曼群島的岸外金融中心,而招致惡評。

至今,該公司一共買下三家主要的獨立發電廠公司,但由於一些交易沒經過公開招標而飽受批評。

一馬公司的旗艦計劃——敦拉薩國際貿易中心仍處於初步階段,而價值200億令吉的大馬城工程仍處於部署階段,惟成本預計比打造布城更高。

最近,一馬公司因於2012年和2013年委託高盛集團發行47億5000萬美元(152億令吉)債券時,支付4億7900萬美元的「特定佣金、費用與開銷」給該投資銀行,而遭在野黨窮追勐打。

就連在此前大計劃醜聞屢遭抨擊的馬哈迪,也對一馬公司債台高築表示擔憂。

他在部落格中表示,「一馬發展公司的錢,並非源自國家的財富盈餘,它欠下數以億計的債務,相當的高。」

「國家既欠債就應還錢,否則,我們將跟阿根廷一樣破產。一個連年陷入財政赤字的國家,是無法攤還巨款的。」

活該《《當今大馬》》申請不到印刷准證,誰叫你每天突出政府做過的醜事。吃飽沒事做啊

kangkung降價你又不報道,1零吉的雞你又沒有突出新聞,

丹麥首相妒忌,俄羅斯總理讓位,中國國家主席稱讚的新聞你有沒有突出?沒有!

才不見千多億,我們又不是沒有。PETRONAS一年都上繳幾百億啦,幾年就賺回來了,你瞎操心幹嘛?

政府已經一年拿幾十億出來派BR1M了,你還想怎樣??

政府已經要實行全世界160國家都實行的GST來減少已經十多年的財政赤字,你還想怎樣??

政府已經同意實行以收入來津貼汽油的政策,就是為了減少財政負擔,你還想怎樣??

政府已經開了很多 Kedai Rakyat 1 Malaysia 讓大家買看上去好像很便宜的貨,你還想怎樣??

首相/副首相官邸每年幾千萬的電費,他們也已經再努力減少了,你還想怎樣??

反貪污局已經解釋是買貴了,不是貪污,你還想怎樣??

(以下省略幾千字)

。。。

。。。

。。。。

活該《《當今》》不能印刷出版!!要不然啊。。馬來西亞會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3371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