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絨比艾補選慘敗】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了!

希盟在丹絨比艾補選慘敗而歸後,首相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回應,聲稱這次重挫來得突然,因為他原本預料里,希盟只會以2000票以下的小差距落敗。

【丹絨比艾補選慘敗】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了!

「我知道了最近丹絨比艾國席補選的成績。即便我們先前已經預料到,多數票將會流向在野黨,但我接受丹絨比艾人民的決定。」

「我之前預計對方贏得的多數票大約少於2000票,但最終正式選舉成績顯示多數票高達1萬5086票。」

馬哈迪也是希盟兼土著團結黨總裁。他表明接受人民在丹絨比艾補選的決定,同時將召開檢討會檢視落敗原因。

他說明,團結黨將會召開檢討會議,認真仔細且真誠地從各個階段自省,找出補選中落敗的原因。

「我也謹此向所有在補選中辛勤工作的人道謝。」

【丹絨比艾補選慘敗】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了!

經過了兩星期的競選期,丹絨比艾補選六角戰在11月16日落幕,而國陣候選人黃日升獲2萬5466票當選,希盟候選人卡敏獲1萬零380票。

希盟在丹絨比艾的所有27個投票區全部落敗,總體而言只獲得26.7%支持率,翻轉了第14屆大選的局勢。

與此同時,民政黨候選人溫蒂則拿下1707票,伊斯蘭陣線巴魯希山得票850票,兩名獨立人士洪俊祿和法麗達則分別得380票和32票。

延伸閱讀:希盟流失三四成華裔票,比馬來票跌幅多兩倍

【丹絨比艾補選慘敗】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了!

【今分析】以簡單直接的語言,為你梳理脈絡

丹絨比艾補選是去年全國大選後的第9場補選,也是希盟的第四場補選敗仗。此前,希盟在金馬侖高原、士毛月和晏斗補選連吞敗仗。當時,希盟主要對手——國陣的馬來支持顯著提升,但華裔票則變動不大。

但來到丹絨比艾補選,希盟卻遭遇全面打擊,不僅輸掉馬來選票,就連向來被視為希盟鐵票的華裔選民也轉投國陣。

不僅如此,希盟在華裔投票區所流失的選票比率,比起在巫裔投票區流失的比率還高出兩倍。

最終,希盟在丹絨比艾的所有27個投票區完敗。相對之下,希盟上屆大選則在11個投票區報捷。

此前在金馬侖高原和士毛月補選,希盟還是有能力贏下大部分的城市投票區。就算是在國陣堡壘的晏斗,希盟尚能至少守住一個投票區。馬來支持掉2到12%看回丹絨比艾補選。選舉數據顯示,希盟在超過80%巫裔選民的投票區,流失2到12%的選票。而在超過80%華裔選民的投票區,希盟則嚴重流失高達27到38%的選票。譬如說,在巫裔為主的彭佳蘭拉惹笨珍投票區(Pengkalan Raja Pontian),希盟得票率即從去年大選的19.45%,跌了10.65%,乃是希盟表現差勁的巫裔投票區之一。此外,在華裔為主的北干那那東區投票區(Bandar Pekan Nenas Timur)和北干那那南區投票區(Bandar Pekan Nenas Selatan),希盟支持率各別暴跌38.01%和27.48%。

【丹絨比艾補選慘敗】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了!

北干那那東區投票區原本是希盟票倉。上屆大選希盟在此豐收72.15%選票,但在這次補選卻只拿到34.14%的票。

至於北干那那南區投票區(Bandar Pekan Nenas Selatan),希盟所獲選票則從54.85%,劇跌至27.37%。這可謂一大警鐘。因為,即使是在第14屆大選反風猛吹下,國陣仍能在北干那那南區投票區贏得39.62%選票。換句話說,希盟在補選的表現,比起國陣在去年大選的成績還差。相對於希盟的糟糕表現,國陣本次補選在北干那那南區投票區獲得63.37%選票。華裔區投票率低下此外,必須關注的是,所有華裔投票區的投票率皆少於整體投票率的74.5%。這意味著,許多選民留在家裡沒有出來投票,而遊子選民也沒有返鄉。即便遊子選民回鄉投票,在民間強烈不滿情緒下,難保這些遊子選民仍會投給希盟。希盟唯一足以告慰的是,在郵寄和提前選票表現進步,從第14屆大選的20.09%得票率,提高至本次補選的36.32%得票率。過去,希盟一直難以打入雪隆以外的馬來區。一直到上屆大選,希盟憑藉略增的馬來票,加上一面倒的華裔支持,最終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打敗國陣,入主布城,完成馬來西亞史上首次政黨輪替。希盟在丹絨比艾補選的馬來支持略減,有可能是因為希盟在當地的馬來支持本就不高。然而,希盟的華裔鐵票轉向,甚至跌至跟馬來支持幾乎一樣的水平,則嚴重衝擊希盟,最終敗走丹絨比艾。在這種情況下,希盟的對手——國陣馬華候選人黃日升囊獲2萬5466票,以1萬5086張多數票大勝,協助國陣收復丹絨比艾。上屆大選,黃日升以524張多數票敗選。本次補選,黃日升則大砍65.6%得票,而希盟候選人卡敏的得票率只有26.7%。其餘的4名對手,包括民政黨皆失去按櫃金。連串課題引爆不滿《當今大馬》難以鑑定,伊黨在本次補選支持國陣是否發揮效應。因為,早在過去數場補選,希盟氣勢已開始轉弱,加上疲於應付鄉區經濟及種族宗教課題,使其馬來支持不斷下滑。至於希盟的華裔支持猛跌,則可能是因為早前政府處理爪夷書法課失當,加上首相馬哈迪出席馬來尊嚴大會,激發華裔強烈不滿。馬哈迪此前感嘆,只因為他出席馬來尊嚴大會,就面對種族主義標籤,讓他深感受傷。不過,非巫裔卻極為不滿馬來尊嚴大會上出現的激烈講詞,而馬哈迪的出席則形如為這些言論「背書」。

【丹絨比艾補選慘敗】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了!

去年,希盟政府也舉辦類似的活動,即土著經濟大會。當時,馬哈迪、經濟部長阿茲敏和公正黨主席安華攜手出席。

但由於大會專注討論如何提升土著社群,雖然引起一些非議,最終沒有引爆非巫裔的不滿情緒。

土著經濟大會後的一個月,波德申出現補選。成績即顯示,希盟仍然保住大部分基本盤。

其實,丹絨比艾補選一開打,希盟就出現華裔票流失的跡象。幾乎每一場希盟講座都門可羅雀,尤其是在華裔區辦的講座出席者不多。

反觀馬華則一改過去頹勢,在本次補選舉辦的講座大受歡迎,出席人潮超過希盟。

《當今大馬》在競選期間訪問多名選民,他們皆透露有意投下抗議票,以教訓希盟。

面對這種情況,希盟派出多名領袖南下丹絨比艾,再三呼籲選民不要投下抗議票。他們加強攻擊馬華,甚至還不時訴諸種族情緒。

選情進入下半場,原本選情樂觀的馬華在希盟攻勢下亂了陣腳,而希盟似乎找回自信。就連自家的民調智庫——達魯益山研究所(IDE)的調查也顯示,53%受試者支持希盟,而國陣只有44%的支持率。

反希盟=支持國陣?

然而,《當今大馬》發現,許多選民即使到了最後一天競選期,依然舉棋不定,未知要投給誰。

42歲的童女士在北干那那的希盟講座中坦承,上屆大選自己有點盲目,跟隨反風支持希盟。

這次補選她則決定謹慎選擇,於是她分別出席馬華和行動黨的講座,以好好評估及判斷。

「我覺得馬哈迪很排華,很多政策都是走向單一源流,對其他種族沒有什麼包容。」

最終,票箱一開,希盟遭遇慘敗。

事實上,黃日升曾在2008至2018年期間擔任兩屆丹絨比艾國會議員,在當地以辛勤及友善著稱。這一鄉土因素,也協助選民投選國陣。

成績揭曉後,國陣主席阿末扎希旋即高呼,華裔選票回流國陣。

【丹絨比艾補選慘敗】馬哈迪今天首次開腔了!

多名選民接受《當今大馬》訪問時都說,他們並非喜愛國陣,而是不滿希盟。

希盟支持者或許能用此當藉口或自我安慰,但這種情況,跟希盟以前的狀況一樣。

2008年,當時的在野黨四分五裂,也缺乏政績,但選民極為不滿當時的阿都拉政府,投下大量抗議票,最終掀起308政治海嘯,而在野黨聯盟則首度攻下國陣所控制的雪霹檳三州政府。

308大選後,民聯與後來的希盟不斷鞏固支持,最終打造出強大的華裔基本盤。一直到丹絨比艾補選,希盟才首次大幅失去華裔票支持。

希盟如今面對兩難,即如何處理巫裔和華裔的不滿情緒。

丹絨比艾只有0.9%的印裔選民,因此難以判斷希盟的印裔支持。無論如何,希盟政府力撐爭議傳教士扎基乃克,還鎮壓逮捕淡米爾之虎的支持者,恐怕也難以為希盟在印裔社群加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1640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