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訊)為加速社會大眾和商家轉型使用電子錢包,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及零售商接受數碼付款,政府將向18歲以上和年收入低於10萬令吉的國人,發放一次式的30令吉「數碼紅包」。

財政部長林冠英今日在國會提呈2020年財政預算案時指出,受惠者只需要一個已與特定供應商註冊,及經過身份核實的電子錢包戶口,每人一份的「數碼紅包」可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兌換,並在兩個月內使用,有效日期至2020年2月29日。他說,政府將撥款4億5000萬令吉予國庫控股推行此措施,惠及約1500萬名國人。

他續說,據國家銀行推出的《2011年至2020年馬來西亞金融大藍圖》,當我國全面轉至以電子付款及成為一個無現金社會時,我國每年國民生產總值(GDP)可取得約1%成本節省。他也說,在2017年,手機付款交易低於200萬項,但在2018年增加20倍,達超過3400萬項手機付款交易。

他補充,據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發布的調查報告,電子錢包使用率仍很低,僅有8%。此外林冠英說,將撥款1000萬令吉予大馬數碼經濟機構(MDEC),助培訓數字企業家和專才,善用電子市場和社交媒體平台。「共有100名此類型數字企業家,大多數為青年和婦女,在短短6個月內籌集了2300萬,並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全國華小53萬學生 非華裔生達9.5萬

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華小共有53萬名學生,非華裔占18%或9萬5400人,當中東馬原住民占大部分。教總師資教育主任李金樺在校長職工會2019教育研討會上說,根據官方數據,2009年華小學生人數為63萬人,10年後的今天下跌至53萬人,意味著每年減少1萬人,華小教師人數則為3萬7000人。「53萬華小生當中,18%是非華裔,當中大部分是東馬原住民,巫裔學生只占7%或3萬7100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1520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