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黨主席拿督斯里安華認為,不該只把專注力放在馬來人團結,也需關注伊斯蘭地位、鞏固馬來文及維護各族人民的利益。「馬來人(支持者)也不只是在伊黨和巫統罷了。
公正黨也有馬來人,而非黨員也占大部分。「應該把專注力放在良好施政和透明度上,以協助人民。」安華今日在國會主持會議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如是指出。

他說,除了大部分被忽視和貧窮的是馬來人,其他族群也面對相同問題。「我們不能只專注於一個族群,例如,在橡膠園的印裔,他們也需要幫助,城市裡也有貧窮的華裔。
「因此,希盟採取一個能幫助人民解決問題的精明做法,特別是B40群體。此前,經濟事務部長拿督斯里阿茲敏阿里提及,隨著希盟在士毛月州席補選吃敗仗,政府就該不惜一切推動土著議程。
對此,安華認為,這只是阿茲敏阿里的個人看法。安華強調,公正黨與希盟的立場是,沒有種族為基礎的議程,只有關注貧窮和邊緣化問題。
更多新聞~
【解決大馬人民貧窮問題】 安華爆出這番話!
人民公正黨主席拿督斯里安華認為,我國應採取跨種族的除貧方案,解決人民所面對的貧窮問題。

他指出,聯合國人權特別程序發表文告,指政府低估我國貧窮率的言論,彰顯出我國過去推行的新經濟政策存在弱點,因為推行後我國的貧窮率仍高企不下,甚至持續增加。
他認為,我國不應受固有思維影響而自我設限,因為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有助降低貧窮群體負擔的經濟政策。
他今日為公正黨登州聯委會黨所主持開幕禮後,如此回應。
他指出,有關由聯合國發表的文告,驟看確實讓人震驚,但若真正深入民間一探究竟,就不會對我國的貧富懸殊情況過於驚訝。

他說,以農民或漁民為主的甘榜地區,小販和園丘工人等群體為主的地區,貧困是顯而易見之事。
「我每周都會在自己的選區(波德申)拜訪3至4戶貧窮家庭,有些並沒有被列入清寒家庭名單,但他們的確面對入不敷出困境,是真正貧窮的家庭。」
他認為應正面看待有關問題,因為政府每年撥出260億至280億令吉進行的除貧計劃,是非常龐大的工作,也必須確保達致效果。
「我國還是可以進一步採取更多跨種族的解決方案,由於陷困群體以馬來人和土著占多數,所以就算是跨種族,馬來人和土著最終仍會是最大的受益群體。」

安華為登州公正黨黨所大廈主持開幕禮後,與非政府組織代表進行對話,登嘉樓大會堂會長陳明山(坐者右4)率領多位理事出席。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