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沙17日訊)我國華裔愛滋病免疫學頂尖科學家葉菱秀的團隊已經掌握了廣譜抗體基因如何突變的機制,在愛滋病疫苗研究方面又向前邁進一步!

來自江沙寧羅的葉菱秀(LENG SIEW YEAP,38歲)十多年前在沙巴大學修讀生物科技學系取得一等榮譽學位,過後申請大馬政府獎學金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學位吃閉門羹,這位被馬新兩國看不上眼的優秀生卻被英國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及倫敦大學學院爭相搶奪,葉菱秀選擇了霍奇金研究生獎學金到劍橋大學攻讀幹細胞博士課程,然後再獲美國癌症研究所博士後獎學金到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攻讀人體免疫研究博士課程。

中國在免疫學領域人才輩出,圖為清華大學等舉辦的免疫學進展論壇,前右六為葉菱秀。
申請獎學金曾遭馬新拒絕葉菱秀日前回到家鄉江沙參加親友喪禮,並接受星洲日報的專訪。世界4大權威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能在世界4大權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的馬來西亞科學家可謂鳳毛麟角,更何況是華裔女科學家,葉菱秀以第一作者身份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曾被世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細胞》刊登。
這份於2015年10月刊登的論文題目為《抗體基因序列對免疫反應的影響》(Sequence-Intrinsic Mechanisms that Target AID Mutational Outcomes on Antibody Genes),其研究成果解決了人們30多年來對抗體產生過程的錯誤認知,明確了HIV病毒抗體製造的研究方向。
葉菱秀也以聯合作者身份與哈佛大學的美國科學院院士 Frederick W. Alt教授於2017年在世界頂尖的《美國科學院院報》期刊發表了以「DNA序列對於抗HIV抗體的進化」作為題目的學術論文(Sequence intrinsic somatic mutation mechanisms contribute to affinity maturation of VRC01-class HIV-1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葉菱秀與團隊的學術論文也曾刊登在《自然》雜誌及Microbiology Spectrum《生物波普》及Epigenetics & Chromatin期刊。受聘赴上海交大設研究小組因中國急於招攬研究HIV病毒廣譜疫苗的頂尖人才,葉菱秀接受重金聘請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院創立研究小組,帶領6名博士後及博碩士生專門研究HIV病毒抗體進化機制,為HIV疫苗的研究提供新的動物模型,因為目前仍未有任何動物模型可以產生抗HIV的「廣譜綜合抗體」(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葉菱秀研究小組計劃通過研究抗體高頻突變,特別是片段缺失中順式和反式因子作用的分子機制,尋找感染性疾病中抗病毒中和抗體進化的關鍵步驟。該小組也與義大利都靈大學Roberto Chiarle教授團隊建立了國際合作,共同闡釋生理和病理情況下AID的不同功能,為整體理解並指導淋巴瘤、白血病,特別是CLL的精準治療提供依據。

葉菱秀與父母及夫婿孟飛龍(左一)在機場合影,右二為父親葉貽成,左二為母親潘慧芳。

美國科學院院士Frederick W.Alt教授(中)出席在中國舉行的免疫學進展論壇與葉菱秀(左三)及小組成員合影。
研究HIV「廣譜綜合抗體」葉菱秀說,小組的研究方向就是讓小鼠能夠自然產生廣譜綜合抗體,方法是採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小鼠的抗體基因,通過免疫過程使到小鼠能夠產生抗HIV廣譜抗體。
她說,「廣譜綜合抗體」是於2010年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屬下的疫苗研究中心所發現,科學家發現有5到10%的HIV感染者體內能產生廣譜抗體,抗體綜合了病毒,使到病毒不會感染到T淋巴細胞。HIV病毒易變 需廣譜疫苗消滅HIV病毒太複雜及異變非常快,剛開發出一種新藥,病毒又發生變異,原因為其DNA序列變化得非常快。
目前針對HIV病毒最先進的療法還是雞尾酒療法,科學家目前嘗試研究出廣譜疫苗使到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並能針對性的對付病毒的異變,一舉消滅病毒。她指出,現在其小組已經掌握廣譜抗體基因如何產生突變的一些機制,惟目前還不清楚如何利用疫苗去引導廣譜綜合抗體的產生。
美國頂尖科學家也朝同一方向進行研究,目前大家都未研究出成功的廣譜疫苗。心繫祖國的葉菱秀前年嘗試在馬來西亞招攬博士後小組成員,無奈我國缺乏愛滋病免疫學的人才,今年她計劃前往馬來亞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最大的目的當然是尋找免疫學頂尖領域的新血了。
葉菱秀的夫婿孟飛龍為上海中科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淋巴瘤與DNA損傷修復領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