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神仙榴槤名字的由來,原來當初這種榴槤是由一名果農鄭群種在榴槤山坡下,由於品質在果王中出類拔萃,好到難以形容,因此食客便以神仙種命名。
劉火山當年以駁枝法把神仙榴槤帶到他的園地種植,目前只剩下一棵,如果不設法駁種沿續這個品種,一旦唯一的母樹枯死後,神仙榴槤可能就此絕跡果園。

劉火山當年騎腳踏車巡視榴槤園。

劉火山靠雙手把莽莽森林化為榴槤園,並於1973年逝世。
曾經在70年代到過劉火山榴槤園吃神仙榴槤的劉漢貴說,他對這種榴槤很有感情,除了好吃,覺得它含有一種獨特的時代感,因此他決定舊地重遊,尋找當年的獨特榴槤風味。
劉氏說,當年的榴槤品種沒現在那麼多,當他聽到有神仙榴槤,便受不住它的誘惑,因此從馬口駕車到地里望找到劉火山的榴槤園,終於吃到這夢寐以求的神仙榴槤。
劉漢貴是仁保書藝協會主席,他在周六(3日)率領該會一行11人,3輛車到地望劉火山的榴槤園,重溫往日品嘗神仙榴槤的舊夢。
他說,園主劉關水上山找來2粒神仙榴槤給一行人品嘗,同時準備了各種名種榴槤和山竹及紅毛丹盛情招待他們。

仁保書藝協會一行人乘四驅車抵達神仙榴槤樹的地點,背景是神仙榴槤樹。

劉漢貴(左6)贈送直軸給劉關水,感謝他的盛情招待。
劉關水(70歲)受訪時指出,當年祖父移植神仙種上山時,原本有十多棵,但到了80年代中,因橡膠有價,父親劉華發進行翻種,神仙榴槤被鏟掉改種橡膠,現在只剩一棵種在山坡頂上,父親劉華發在1986年過世後,園地便由他打理。

劉關水的祖父劉火山及祖母蕭瑞英分別於1973和1978年逝世。

劉關水說,他背後的神仙榴槤是祖父劉火山在75年前種下的。
他說,之後名種榴槤如竹腳、紅蝦、貓山王、101等陸續面世,價錢好過橡膠,因此又開始逐步改種名種榴槤,在數次的翻種行動中,唯一的神仙榴槤仍得以倖存,豎立在山坡頂上至今。
他說,神仙榴槤幾乎每年都開花結果,但數量不多,今年不到60粒,10天前有一班香港客來考察時,開了幾粒讓他們品嘗。
神仙榴槤果刺較長,黃殼,每粒不到一公斤重,外表看來不起眼,果肉呈奶白色,不太豐厚,但是香甜濃郁,還有一種獨特的輕微甘苦味,令人回味無窮。
「在70年代,當時普通榴槤一斤賣1令20仙左右,神仙榴槤每斤售價3令吉60仙,屬於上等貨。」

這就是神仙榴槤。

神仙榴槤的果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1181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