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衝鋒號作者:星星
不是所有的小弟都會像英國一樣,迫不及待的為美國衝鋒陷陣。比如德國,就是一個很不合群的小弟。在伊朗問題上,德國有著自己的主張。
7月30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稱,德國外交部發布消息稱,柏林方面不會參與美國在波斯灣實施極限施壓戰略。按照德國外長馬斯的說法,通過外交努力解決局勢緊張才是優先選項,我們與法國和英國進行密切磋商。但排除參與美國極限施壓戰略的可能。

德國還指出:「德國政府已經收到美國向一系列盟友提出在波斯灣組建護航聯盟的構想,並請求盟友加入,但並沒有做出任何承諾。」從德國的上述表態來看,其傳遞的意思非常明確:那就是德國不會參與所謂的「八國聯軍」。
要知道,在英國油輪被伊朗扣押之後,美國立馬邀請英法德日韓澳挪七國與自己一道組成「護航聯盟」進逼波斯灣,給伊朗施加更大的壓力。但德國的表態,無疑打了美國的臉。
事實上,德國不給美國面子,並非存心與美國作對,而是兩國的矛盾由來已久。特朗普上台後,為了攫取更大利益,不管敵人還是對盟友,都成了其褥羊毛的對象。比如在北約軍費問題上,特朗普就多次批評德國不按時交納「軍費」,導致美國負擔過重。再比如在北溪2號項目上,特朗普指責德國是「北約的叛徒」,德國寧肯花錢賣俄羅斯的天然氣,也不願意將錢投入到國防上。

德國作為歐洲三駕馬車之一,其實力毋容置疑,一味遭受美國批評指責,心理自然不舒服。隨著世界走向多極化,德國認識到,要想成為世界重要一極,就需要努力擺脫美國的影響。為此,德國響應法國要求準備組建歐洲聯軍另起爐灶。在英國退出歐盟之後,法德兩國無疑成了歐盟的真正領導者。
再具體到地區問題上,德國與美國總是針鋒相對。去年4月份,美國邀請英法德一起打擊敘利亞,結果在行動之前,德國突然宣布退出。這次美國邀請八國圍攻伊朗,德國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德國在地區問題上與美國的分歧,給美國製造了不少麻煩。

德國拒絕參與「八國聯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打擊伊朗會讓德國產生重大利益損失。須知,伊朗有相當一部分原油會出口到歐洲,而德國是伊朗的石油大客戶。一旦參與圍攻伊朗的計劃,德國就別想獲得伊朗原油了。考慮到這一點,德國拒絕美國,似乎顯得合乎情理。
問題是,德國處處與美國作對,讓美國不爽,很有可能會遭到美國的報復。特朗普正在全球大力推行美國優先,任何與美國作對的國家都會遭到他的大棒制裁。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土耳其甚至法國也都難逃特朗普的du手。
德國特立獨行,多次引發美國不滿,特朗普豈能輕易放過?對德國而言,與其跟隨美國到處煽風點火,不如專心發展經濟。當下的德國經濟疲軟,更需要擺脫經濟困境,而不是將精力放在耀武揚威上面。無論德國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其拒絕美國,不給老大面子,已給自己埋下了隱患。因此,德國需要謹防特朗普拿起制裁大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11500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