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們發現希盟政府越來越邁向種族化,目前鬧得沸沸揚揚應屬首相兼土團黨主席敦馬哈迪廣邀馬來政黨加入土團黨,當初說好的全民政府「好景」似乎已不常在。日前根據報道,教育部長馬智禮更考慮從2020年起,受鑑定為殘障群體(OKU)及伊斯蘭義捐受惠者及受助者才能享有免費大學教育。對此,我認為教育部只讓伊斯蘭義捐(zakat)受惠者及受助者享有免費大學教育是一項不公平的政策,希望馬智禮能重新檢討這項建議。
民政黨並非反對為上述學生提供免費大學教育,而是教育面前不應該有種族之分,既然政府有意為B40學生提供免費大學教育,就應該惠及各族學生。我想問的是,難道華裔學生及印裔學生之中就沒有清貧大學生嗎?肯定有!那麼政府為何要如此厚此薄彼?只讓伊斯蘭義捐受惠者及受助者享有免費大學教育?
學生無貴賤之別
我要強調,學生之間並無貴賤之別,因此政府在推行任何教育政策時必須公平與公正。教育部應不分種族的為殘障及B40群體的學生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以展現不分種族的新馬來西亞,讓人民看到希盟的不一樣之處。
至於首相敦馬廣邀馬來政黨加入土團黨,才能重新團結鞏固馬來族群的談話,但過後又表示,若巫伊兩黨黨員個人願意轉投希盟,那也可以接受。民政黨認為馬哈迪既然是全民首相,就不應抱持分化人民或民族的立場。國家獨立至今邁入62年,馬哈迪也兩度出任首相,他不只是土團黨主席,也是全民的首相,作為國家領袖,馬哈迪應該清楚知道重要的是團結人民,而非團結某一民族。
我們希望敦馬不要只是某個民族的首相,而是一位捍衛全民的首相,若土團黨真的和巫統及伊斯蘭黨結合,那就證明馬哈迪只照顧單一種族與宗教,這是民政黨不願看到的局面。
應關注國家經濟
另外,我也呼籲敦馬除了避免分化人民,更應該關注國家經濟,包括穩定原產品價格,設法減輕人民的經濟負擔,不要帶著巫統的機制模式或思維來治理國家。切記,土團黨的成立不是延續變相成為「巫統2.0」,這是馬哈迪須留意的。敦馬邀請所有的馬來政黨,包括巫統歸附土團黨,以團結和加強馬來人的政治力量,這已經再明顯不過,馬哈迪從來不掩飾他要成立一個巫統2.0的政黨。
我也要求行動黨的42名國會議員針對馬哈迪的談話發表立場。509大選時,高達90%的非穆斯林選民給予行動黨和希盟大力支持,就是相信行動黨可以制衡敦馬和土團黨,所以行動黨有責任告訴選民,他們打算怎樣應對眼前的局勢?如何給予人民交代?
行動黨領袖也不斷告訴選民,叫選民放心,土著團結黨絕對不是巫統2.0,但事實擺在眼前,土團黨正在一步一步的變成了巫統。我認為,若土團黨真變成了第二個巫統,這也顯示行動黨已經誤導了千千萬萬的非穆斯林選民,行動黨欠人民一個道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1045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