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32年後,美國各種打擊華為。一些政客也不失時機地的說「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和當年「每個日本留學生都是間諜」的言論一模一樣。32年了,美國連臺詞都沒改一下!回顧一下32年前東芝的經歷,再看看美國現在的所作所為,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東京22日綜合電)1987年5月27日,日本經濟史上最恥辱的一幕發生了:在美國的命令下,全幅武裝的日本警視廳員警封鎖了日本東芝總部附近的幾條街,不由分說地逮捕了東芝公司的兩位高管,是為「東芝事件」。
按照美國海軍情報部的說法,東芝的這兩名高管是「間諜」,他們涉嫌非法參與了將精密工具機賣給美國的敵人——蘇聯,在獲取相關精密儀器技術後,蘇聯的潛艇就可以躲開聲吶,還可以建造出更強大的航母。
然而,當時偷偷將工具機賣給蘇聯的美國盟友很多:義大利賣的數量最多,德國賣的精度最高,日本?完全排不上號!
簡單追溯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一片廢墟。根據戰後相關條約規定,美國有權在日本駐軍,並且主導日本的戰後重建。
獲得美國在經濟、政治各方面的支持後,日本經濟實現開掛式增長。10幾年後,日本的GDP總量一舉超越歐美豪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到1983年,美國商務部提出的五個科技核心領域中,日本領先於半導體技術、光纖技術和智慧機械技術,美國只是以壟斷身份勉強保住了剩下的飛機製造和航空航太技術。
到最後,美國政府發現一個恐怖的事實:由於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得從日本進口,美國和日本的貿易逆差占到美國全部逆差的近50%,比今天的中國還要多。
美國政府一看,我辛辛苦苦地培植日本,這樣下去日本不是要把美國從第一的寶座上趕下來了?
於是,針對日本電子產品的戰爭一言不合地就提前打響了。
事發後,美國駐日大使率先出馬,居高臨下地連續4次「命令」日本首相「為美國蒙受的損失道歉,並拿出賠償措施」(人家只是一個大使啊!)。
此時的美國國內早已群情激奮,被煽動起來的民眾自發上街,發起大規模抵制日貨運動。
然後,美國政府宣布,對東芝開出了如下罰單:
將涉事的兩名東芝高管處以10年有期徒刑;關閉東芝美國工廠;所有銷往美國的東芝產品徵收100%的關稅並在5年內禁止東芝對美國出口;向東芝徵收1萬億日元罰款(相當於今天的160億美元!)而在美國的霸道和欺淩面前,日本再一次做了軟腳蝦。
政府方面,日本首相嚇得親自前往美國負荊請罪;媒體方面,「正義」的日本媒體集體圍攻東芝,甚至說它 「剖腹也不足以彌補罪過」;企業方面,東芝無條件接受美國懲罰,並且買下美國50多家主流報紙,發布整版的謝罪聲明。
經此一事,原本是日本企業希望之光的東芝從此一蹶不振,到現在越來越沒有存在感,而美國的高科技企業趁機拿回曾經失去的優勢。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32年後,美國各種打擊華為。
一些政客也不失時機地的說「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和當年「每個日本留學生都是間諜」的言論一模一樣。
32年了,美國連臺詞都沒改一下!

回顧一下32年前東芝的經歷,再看看美國現在的所作所為,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32年前美國對東芝動手和32年後美國欲置華為於死地,都基於一個相同的戰略層面:根本不是東芝或華為進行了什麼非法活動,而是這些公司的存在本身影響了美國的全球利益,出於國家利益考慮,美國必須除之而後快。
美國跟本不允許別人特別是中國的企業在高科技領域對其霸權發起挑戰。
所以當華為的5G技術即將主導世界通訊時,感覺到通訊霸權喪失之痛的美國就將32年前的那個戲碼,原封不動地重新演了一遍。
可惜美國這次找錯了對象,打算了算盤,因為華為不是東芝,中國也不是沒有主權和尊嚴的日本。
美國是日本的主子,所以美國一發怒,日本只能謝罪求饒,事業如日中天的東芝和其他日本高科技企業在美國的打壓下也慢慢失去往日的光環。
但今天,華為背靠的是一個強大、獨立、進取、眾志成城的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719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