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胃病和精神疾病雖然都是疾病,但是,卻是不相干的疾病。馬智禮認為,商家拒絕不會講華語的土著學生,是市場的不公平,因此,政府才需要保留土著固打制。我看不出兩者之間的關係,正如我看不出胃病和精神病有任何關係。
星期天拿鐵
咖啡店內,兩人對話:
A:「你昨晚睡得好嗎?」
B:「不怎麼好,因為胃病發作,半夜醒來好幾次。」
A:「你要放過自己,放過別人,放過一切,才能解決精神問題。」

B:「什麼?我患的是胃病,不是精神病。」
A:「都一樣啦,胃病是一種病,精神病也是一種病,都要用同樣的方式應對。」
B:「......」
x x x
如果你認為上面這個對話有邏輯問題,不妨看看下面這個。
檳城理科大學的研討會,教育部長馬智禮和學生對話。
學生:「希盟政府宣稱現在是新的馬來西亞,為何還要保留大學預科班的種族固打制?」
馬智禮:「我們必須保留固打制,因為土著在申請工作時,基於不會講華語而被拒絕;所以,除非我們解決了職場上的歧視問題,才來談固打制的問題。」

學生:「......」
x x x
新的馬來西亞,不求有絕世奇才的領導人;但是,至少重要如教育部長者,應該具備基本常識,以及普通的邏輯能力。
就業市場的問題,和固打制問題,同樣是問題,卻是兩個不相干的問題。
正如胃病和精神疾病雖然都是疾病,但是,卻是不相干的疾病。
馬智禮認為,商家拒絕不會講華語的土著學生,是市場的不公平,因此,政府才需要保留土著固打制。

我看不出兩者之間的關係,正如我看不出胃病和精神病有任何關係。
會不會講華語,是一種語言能力,而語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就業和成就的條件。
如果通曉華語,能夠幫老闆應付客戶,為公司找到更多商機,這是一種優勢,而和種族問題無關。
這好比通曉英文一般。幾乎所有企業都要求員工必須具備英語能力,然而,我們沒有聽過有人埋怨說,英語是一種不公平的條件,也是歧視某一種族的表現。
同樣的,絕大部分公司也會要求員工必須通曉馬來語,因為工作環境中,也需要用馬來語進行溝通。
至於種族固打制,包括大學預科班的種族固打制,那是掌權者透過政治力量,強行推動的優惠政策,讓它成為體制的一部分。
問題是,給予一部分人優惠,就剝奪了其他人的機會;讓其他人失去公平競爭的平臺。
語言不是一種歧視,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學習任何語言,提升自己的能力,強化自己的競爭力。
膚色卻無法選擇,沒有人可以決定本身的種族,或是改變自己的膚色。以種族來決定固打,才是真正的歧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7040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