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邦令金18日訊)因發表除非土著不再因不諳中文而失去工作機會,再來談廢除大學預科班固打制言論,引發華社反彈,教育部長馬智禮今日澄清,上述言論的重點已失焦,才引起輿論批評。

他解釋,他是要表達希盟政府正在朝「共享繁榮」願景,讓國家向前邁進,卻不幸被突出另一個點,引起大眾熱議。「政府致力於修復現今所面對的現實情況,因此才提出共享繁榮概念,希望各族互相幫助及協助有需要的人士,且政府也承認目前有必要透過共享繁榮概念,重塑圓滿社會,讓全民都獲得最好的發展機會。」馬智禮是於今午在新邦令金宜康省主持馬來雜錦粥推介禮後,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上述課題。

馬智禮本月16日出席理科大學一項對話會上,被學生詢及政府是否有可能放寬大學預科班錄取條件時,以一些工作只聘請會說華語的人士為例,希望各界在要求大學預科班錄取制必須公平之時,也能在一些工作的錄取條件上公平。針對媒體詢及長期拖欠高等教育基金貸款者或被禁止出國的建議,他解釋,這只是國家高等教育基金局與特定團體在圓桌會議後,所獲取的各方建議,該局仍未強硬實行。他說,該局會先收集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及回饋,據了解,大多數人也不同意上述建議,因此他促請該局應與媒體進行溝通,讓大眾了解該局所採取的措施,同時也希望該局採納大眾看法,尤其是年輕人的意見。至於國家高等教育基金局早前落實償還折扣的措施,他表示,該局將先行採納各方的看法,將於7月決定是否再度落實。另一方面,詢及外國學生濫用學生證來馬犯案問題,教育部是否會採取措施,他回應,政府會向相關部門收據罪案數據才做出決定。

劉華才批評馬智禮,在大學預科班固打制課題上失言後,仍不知悔改,還以「報導失焦」為藉口,企圖推卸責任。(吉隆坡19日訊)民政黨全國主席拿督劉華才批評教育部長馬智禮,在大學預科班固打制課題上失言後,仍不知悔改,還以「報導失焦」為藉口,企圖推卸責任。此前,馬智禮發表「先確保土著不諳華語也受聘,才來談廢除大學預科班固打制」言論,結果引起爭議。劉華才今日發表文告時說,在現今的資訊時代下,可以說是「凡說過必留下痕跡」,當馬智禮以媒體報導失焦做為藉口時,殊不知他在活動上的錄影短片,已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大馬人民在上屆大選中選擇讓希盟上台執政,就是希望新政府可以打造一個對全民公正,沒有種族主義的新馬來西亞,但教長的種族言論,已經粉碎了人民對新馬來西亞的期望。」

他說,更令他感到擔憂的是,根據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短片所見,當馬智禮發表「何時廢除大學預科班固打制? 先確保土著不諳華語也受聘」的言論時,台下的土著大學生都紛紛鼓掌,這顯示種族思維已經荼毒了學生的思想,將這種歧視政策視為理所當然。至於馬智禮指政府大學理科土著與非土著學生不平衡的問題,劉華才指出,政府大學土著與非土著學生人數失衡的問題,是因為政府當年保送許多土著學生出國深造,包括進入外國大學醫學系所致。「根據我的親身經歷,當年我在念form 6(中六)時,一批土著學生獲政府保送到外國大學讀理科,包括醫學系;此外也有一批土著學生被分配進入大學預科班。」他也說,私立大專非土著學生占多數的原因,也不是因為非土著學生富裕,尤其是華裔子弟,而是因為固打制使他們無法進入政府大學。「華裔學生進入私立大專就讀,都是逼於無奈,許多華裔家長為了讓他們的子女接受大學教育,都是砸鍋賣碗,向親朋戚友借錢,這就是華裔家庭堅持,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精神。」他也挑戰馬智禮公布政府保送出國深造的土著學生數量,讓人民去評估誰是誰非。他強調,在馬來西亞這樣的多元宗教丶種族和文化國家,人民必須拒絕任何形式與形態的極端種族山與宗教主義的抬頭,避免極端主義者破壞國家長期來享有的和諧與安寧,而像馬智禮這樣的種族主義政客,更必須連根拔起,以免年輕一代受到種族主義思想荼毒。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