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訊) 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王建民指出,人們關注的10年或以上汽車報廢制(ELV),不存在於國家汽車政策(2019年 -2024年)內,也不適於在我國推行。
王建民在接受《東方日報》專訪時,再三強調,大馬汽車研究所首席執行員拿督馬達尼之前提到「汽車報廢制」可能遭到錯誤詮釋,因為當時的說法不是報廢,而是考慮10年以上舊車是否需要做檢查,這項檢查也不是強制性的政策。
王建民認為,10年或以上汽車報廢機制不適合在馬來西亞實行,因為我國地大以及有很多鄉區,有很多鄉區都沒有公共運輸服務,因此在鄉區雖然車子比較舊,依然可以在路上行駛。
「如果要求低收入族群更換舊車,對他們並不公平。」
另外,針對第三國產車的詳情,王建民說,第三國產車是由首相署負責,而目前首相署收到很多相關計劃書,但是還未做出決定和宣布。
他認為,第三國產車並不會大幅度影響國家汽車政策,無論哪一家公司獲選,第三國產車的銷售量不足,以撼動整個汽車製造業。
「按照目前未定案的國家汽車政策,只有小部分提到第三國產車,可能到時候首相署做出宣布後在做調整。」
說到汽車,民眾不免想到近期熱門話題,由企業發展部長禮端提出的飛行車概念。
王建民受訪時表示,國家汽車政策里也不會著重飛行車,因為汽車製造業者的方向側重於生產和研發自動駕駛和電動車的高科技零件,飛行車對業者來說屬於另一個領域。
他說,與其稱之為飛行車(flying car),其實應該稱為飛行器(flying vehicle)。
另一方面,王建民表示,國家汽車政策的獎掖和稅務減免,主要給予在本地組裝汽車的業者和研發部門,比如增加本地研發投資或減少國產稅,讓汽車售價更具競爭力。
他說,在2014年時沒有的工業革命4.0,在2019年的政策中將著重汽車零件製造業的4.0 的製造模式,以提高產量和生產力。
詢及2019年國家汽車政策與2014年在獎掖和稅務減免的差別,王建民表示,以前的成本效益分析計算並不準確,因此現在正在改善分析計算,以鼓勵更多業者的投資、研發和製造。

今年貿易總額可能沒去年好
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王建民指出,雖然去年世界貿易情況有些不穩,但是我國的貿易總額去年增長6%,對中國的貿易總額則增加8%
惟,他認為要在2019年取得同樣的佳績具有挑戰,因為國際經濟上存在不穩定的因素,比如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等等。
「我們當然希望有最好的成績,也有心裡準備今年成績可能沒有去年好。」
「對此,我們鼓勵中國和印度購買棕油,同時也要做好本地外勞政策,這對製造業十分重要。」
他指出,中國自2016年起是我國最大的投資者,相信隨著首相敦馬哈迪上個月訪華後,中國的投資會繼續增加,但我國也會繼續吸引其他國家的投資者。
「吸引投資政策方面,我們不能過分依靠單一國家企業,也給予其他國家企業開放的平台,歡迎各種外資。」
希盟表現可以更進步
他受訪時說到,大馬對外資的吸引力在東南亞中排行數一數二,製造業去年獲批的外資達874億令吉, 比起2017年提高37.2%。
「但是,外資也需要時間來實行自己的計劃,比如設廠、聘請員工;大型的外資項目可能需要要超過5年的時間才看到效果。」
他解釋,這也是導致人民無法實際感受到我國經濟變佳或外資增加的原因,並舉例外資設廠可能聘請2000人,但是這個數目在全國1500萬人的勞動市場只是冰山一角。
「希盟政府將繼續透明的政策,國內外企業會繼續增加投資帶動國內經濟,這需要兩三年。」
另一方面,詢及希盟執政一年的表現,他說,希盟的表現可以更進步,希望人民給予時間完成承諾。
他指出,希盟政府其實已經兌現或正在實行部分宣言承諾,但是民眾可能沒有切身的感受,因此需要更努力的做宣傳。
他展望,希盟5年內實現大部分的承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648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