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沙拉胡丁阿育指出,國家稻米公司(BERNAS)合約將在2021年1月屆滿,部門將會照顧農民權益,包括讓農民成為股東,直接將白米利潤直接分配給農民。

沙拉胡丁說,由於距離2021年仍有一段時間,在獲得內閣批准前,部門必須先行策劃「軟著陸」措施,包括成立以農民為股東的公司。「現階段,我們考慮與國家稻米公司進行一項商業模式,以便將白米貿易的利潤直接配到農民身上。」他指出,由於合約在2021年1月屆滿,經濟事務部長阿茲敏所領導的特別委員會正在研究國家稻米公司壟斷稻米進口。賽莫達

他是配合希盟政府執政一周年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部門已採取積極的措施,為稻農爭取更大的利益。他說,該部可與國家稻米公司進行一項商業模式,以便這些獲得農業部所發出准證,且參與該商業模式的公司,再將利潤分配給也是投資者之一的農民。內閣早前決定檢討前朝政府所頒布的壟斷企業後,沙拉胡丁即宣布終結國家稻米公司(Bernas)對入口白米的壟斷。他說,根據這項政策,該部門將草擬一份打破壟斷的工作報告,其中將納入他們和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回饋,然後提呈政府,以便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他透露,為了保護本地稻農的利益,部門鑑定其他國家採用的(主食入口)模式,其中包括印尼,因為這個國家就成功打破了白米壟斷。

多年來Bernas全面壟斷國內白米市場,所有米商都不能直接從外國購買各種白米,必須只能由Bernas從外國進口,全國米糧批發商必須用高價跟Bernas買米加工後才能推出市場銷售。而所有米糧批發商都知道,Bernas用賤價向泰國、柬埔寨、越南購買品質普通的香米、長占米、糯米等等米糧,然後以高價轉手給國內米糧批發商;這中間就謀取了暴利。有到泰國柬埔寨越南白米批發市場了解情況的都十分清楚,馬來西亞人是吃不到真正上好的泰國香米的。但是知道了又能怎樣?米糧批發商被政府長期壓迫,只能申請白米批發准證,無法獲得白米入口准證。

還記得不久前全國出現短暫的白米短缺現象,而國家稻米局卻被人發現將數以萬噸計的白米囤積至發臭生蟲的事件嗎?政府不允許民間商家囤貨賺錢,卻默許國家稻米局這樣蠻幹?再說,就算被揭發了又如何?事情還不是被壓下來了嗎?現在都過了半年了,有看到當局宣布對付Bernas的任何行動嗎?90年代開始,在國陣政府指示下,Bernas對國內占大多數的華裔米糧批發商軟硬兼施強迫收購51%控制性股權;不肯妥協的華裔白米批發商就受到不斷的剝削打壓。所有商人都知道,壟斷市場的生意絕對不可能虧本的。但是為什麼Bernas竟然虧錢?而且還大虧7.5億?據說是被拿去振救虧損累累的母公司貿易風Tradewings Bhd。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