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人都愛吃的Papadum,原來都是這樣「保鮮」的,你還敢吃嗎?

大馬人都愛吃的Papadum,原來都是這樣「保鮮」的,你還敢吃嗎?

導語:這名業者隨後手腳熟練地綁上袋子,繼續包裝下一個印度炸薄餅,視頻中可見他在吹氣前,還會先別過身子,似乎是怕被顧客看見這個舉動。無論如何,在該餐廳用餐的顧客已經將這一幕偷偷拍下來,不少網友看到視頻後都直呼「噁心」、「骯髒」及「反胃」。

(吉隆玻訊)大家吃印度餐時,應該都喜歡配上香脆的印度炸薄餅(Papadum),但網上流傳一段視頻卻顯示,一家不知名的印度餐廳商家竟然在包裝印度炸薄餅時,往袋子內吹氣「保鮮」!

面子書專頁「我們是馬來西亞人」今日上傳一段近2分鐘的視頻,顯示一家嘛嘛檔餐廳的業者正在將印度炸薄餅塞入塑膠袋內,甩一甩袋子後要綁上前,竟然還往袋子內吹氣,讓袋子呈現鼓鼓的充氣狀態。

這名業者隨後手腳熟練地綁上袋子,繼續包裝下一個印度炸薄餅,視頻中可見他在吹氣前,還會先別過身子,似乎是怕被顧客看見這個舉動。

無論如何,在該餐廳用餐的顧客已經將這一幕偷偷拍下來,不少網友看到視頻後都直呼「噁心」、「骯髒」及「反胃」,並認為業者的這個舉動十分不衛生,因為呼氣可以把口腔的細菌和唾液都散播在袋子中。

還有網友調侃說,原來要讓印度炸薄餅保持新鮮,還要加一口「仙氣」。

不過,視頻並沒有透露這家餐廳的地點,也沒有闡明拍攝的時間。

大馬人都愛吃的Papadum,原來都是這樣「保鮮」的,你還敢吃嗎?
大馬人都愛吃的Papadum,原來都是這樣「保鮮」的,你還敢吃嗎?

延伸閱讀:

大馬人都愛吃的Papadum,原來都是這樣「保鮮」的,你還敢吃嗎?

我國小販中心、食閣的食物選擇多元化,印度餐、馬來餐、西餐等隨處可見。素食,如果不懂得正確選擇,未必更健康。本期《活得好》載刊全國腎臟基金會推出的「外出用餐較健康選擇」指南部分內容,說明大家在外用餐時,作出更健康的選擇。

素食

以糙米飯取代白飯。 選擇蒸或燉煮菜肴。選擇不同類型的蔬菜和一份蛋白質食物(如豆腐),以提供均衡的營養。 限制油炸食物每周不吃超過兩次。

印度料理

選擇不含酥(Ghee)的菜肴。 選擇以白飯取代黃姜飯(Briyani) 選擇含較少脂肪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印度薄餅(thosai)取代印度煎餅(Roti Prata)。 要求少鹽、少油和少調味料,避免添加醬汁。 去掉食物中可見的脂肪和皮。

馬來料理

以糙米飯取代白飯。 選擇蒸或燉煮的菜肴,少吃油炸。 避免或儘量少吃咖喱汁、菜汁、肉汁或醬汁。也避免在菜肴中加入參巴辣椒醬(Sambal)或任何醬汁。 選擇兩份蔬菜和一份肉類、魚、豆腐或雞蛋作為均衡的一餐。

西餐

以白飯取代油飯。 選擇烤馬鈴薯(不要放優酪乳油或黃油),取代炸薯條。 選擇田園沙拉(Garden Salad),並要求將沙拉醬分開放,以取代涼拌包菜沙拉(Coleslaw)。 醬汁放一旁作蘸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583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