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星洲日報的其中一篇專欄文章之中顯示,2018年大馬財政預算案總支出2797億令吉,其中有2343億令吉為行政支出,只有454億作為發展支出。在行政支出中有33.76%近800億令吉是公務員每年薪資支出,另外10.5%約246億為退休開支。

根據公共服務局截至今年3月的資料,我國的公務員人數是171萬532人,不過只有93%或158萬9300個職位被填補了。這些公務員被分成5大領域,各種類別的公務員占了66萬5068人、教育領域的公務員排在第二52萬3226人、醫療領域24萬745人、國家武裝部隊15萬2957人,以及大馬皇家員警12萬8536人。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之前發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大馬的總人口是3260萬人。因此若以大馬人口和公務員的人數來比較的話,大約20個大馬人之中,就有1人是公務員!
而根據之前的資料顯示,在中國和印尼,每110國人之中只有1位公務員、另外其他國家的公務員和百姓的比率分別是新加坡和韓國1 : 71、臺灣 1 : 66、日本1 : 128、而大馬確實大約是1:20!
目前170萬公務員占1500萬就業人口的11.3%,占全國人口3,260萬的5.21%,如果以「4口人為一家」計算,那麼靠老百姓「供養」的公務員及其他家屬將達到70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20.86%!
根據星洲日報的其中一篇專欄文章之中顯示,2018年大馬財政預算案總支出2797億令吉,其中有2343億令吉為行政支出,只有454億作為發展支出。在行政支出中有33.76%近800億令吉是公務員每年薪資支出,另外10.5%約246億為退休開支。
170萬公務員的一年薪資加上退休金高達1046億令吉;這意味著全國人民,包括快斷氣的老人,到呱呱落地的小孩一併加總,全國3260萬人,每人每年要從口袋掏出3210令吉去「供養」這批公務員!
延伸閱讀:
人多好辦事真的好辦事嗎?這句話若形容馬來西亞的公務員體系,想必很多國人都不敢苟同。談起公務員,國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搖頭,就是歎息。
170萬,馬來西亞公務員比例冠全球!同樣的,若有全球公務員辦事效率排行榜,大馬也應該也能一爭雌雄,當然這是從倒數算起。
八個櫃檯三人辦事
到政府部門辦事,八個櫃檯三人辦事的景觀是再正常不過了。除了冗長的等候時間,我們的公務員還有喜歡帶人繞花園的習慣。最讓人氣憤的是,耗了一整天的時間,到頭來還是什麼也做不了,試問這怎麼能不叫人火冒三丈呢?
不久前,一名印度大兄到某政府部門處理一些事項,聲稱苦等了4個小時,最終忍不住當場發飆,對著當值的公務員破口大駡。可以看見的是,輿論一片倒,眾人紛紛為他拍手叫好,感激他為大夥兒出了一口氣,這也反映了人民積怨到底有多深。
讓人納悶的是,在這講求效率的年代,不少國家都已經利用科技的便利將辦事程式電子化,不僅給予人民方便,也能夠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不過,我們的公共領域卻依然沉溺在種種繁文縟節當中,就如敦馬所言般建一間新酒店需要200個單位的批准。
每年財政預算案中,用於公務員薪金與退休金支付的撥款占了大部分,嚴重地壓縮了本該是最為重要的國家發展資金。長久而言,這並非一個健康的現象。
龐大臃腫的公務員體系對國庫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更何況,在國債高企的情況下,開源節流已成為當務之急。
首相敦馬哈迪醫生曾多次在提及公務員瘦身計畫,但問題是政府真的這份魄力嗎?
公務員群體向來被視為政府的票倉,世界上沒有哪個民主政府願意貿貿然地開罪他們,白白地讓選票流走,希盟想必也亦然。這也是為何公務員被稱為鐵飯碗,但在問責制度缺席的情況下,他們變相握有免死金牌,這無形中滋長了他們在上班時那種得過且過的心態。
況且,巫伊兩黨聯手後,希盟更需要步步為營,做出任何決策都必須深思熟慮小心為上,否則就會被對手緊咬不放,大肆炒作一番。
可以預計的是,在被對手套上「漠視馬來人權益」的緊箍咒,希盟政府就算有心落實公務員瘦身計畫,那也只會是舉步維艱,說易行難!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