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根據了解,與20年前相比,市場上的輪胎牌子已增加很多,初步估計,目前至少有數十種品牌,除了來自東協國家,也包括了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膠輪胎牌子多,競爭劇烈,相對的,消費人可從中擁有多種選擇,並享有低廉價格,對消費人來說利惠不少。
價廉物美的外國輪胎進軍大馬市場,國內輪胎生產商受到衝擊。
這些外國輪胎,例如中國製造的膠輪胎,比國內生產的輪胎價廉,每條便宜約30令吉至50令吉(視輪胎尺寸而定),物廉再加上國內生活成本節節上升趨勢下,不少消費人逐漸改用這些外國貨,使國產輪胎銷量受打擊。
根據了解,與20年前相比,市場上的輪胎牌子已增加很多,初步估計,目前至少有數十種品牌,除了來自東協國家,也包括了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
膠輪胎牌子多,競爭劇烈,相對的,消費人可從中擁有多種選擇,並享有低廉價格,對消費人來說利惠不少。
惟霹靂州輪胎同業公會認為,即便入口輪胎經過政府監控與鑑定,獲得思靈認證標籤 ,可以安全使用,但本地生產的輪胎,品質更佳更耐久。

陳孫衛:輪胎品質一分錢一分貨。
會長陳孫衛受《南洋商報》訪問說,近5、6年來,中國、越南、泰國與印尼等外國輪胎湧入市場搶灘,所幸市面上的車輛也不斷增加, 因而未出現輪胎過剩情況。
他說,輪胎品質是一分錢一分貨,業者雖然都會和消費人解釋輪胎的重要性,但許多人傾向要求最便宜的輪胎,對品牌和品質無特意追求。
他指出,在此情況下,價格比本地輪胎來得便宜的外國輪胎,自然會更搶手。
此外,從安全考量,他不鼓勵消費人購買不明來歷的輪胎。

蔡遠芳
蔡遠芳(霹輪胎同業公會總務、萬里望MW Tayar東主):競爭激烈惠及消費者
東協國家都有製造輪胎,因此,市場上的輪胎牌子多達幾十種,消費人在市場競爭激烈下,從中採用便宜貨。
基本上,比起20年前,輪胎價格便宜了整30%,所以對消費人而言是好事。
在東協自由貿易區主要機制下,區域內貿易的工業製成品的關稅在5%以下,而那些歐美品牌的輪胎廠在泰國等地設廠,可在直接輸入大馬時享有低徵稅利益,使輪胎價格相對低廉。
對於商家來說,來貨便宜,就便宜賣。顧客若要更好的品牌貨,價格就較貴,但目前經濟不景,消費人會傾向選用價格較低廉的外國輪胎。
一般上,普通牌子的轎車輪胎價格,每個介於130至160令吉。惟目前市場競爭激烈,一些輪胎商拋價促銷,價格可以低於100令吉。

林守忠指中國輪胎較經濟,深受消費人歡迎。
林守忠(太平金輪胎貿易東主):實惠價成商用車首選
市場上並未出現輪胎過剩現象,若是供過於求,輪胎商分配獲的輪胎肯定是舊存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且一些冷門貨,還須待裝運,耗時整個月才到貨。
近年來,國內的輪胎牌子越來越多,尤以中國居首,經濟實惠,因此,為照顧各階層的顧客要求,店內必須儲存多種牌子的輪胎。
本地廠商生產的輪胎,確實面對中國與越南等國的激烈競爭,而且處於劣勢,因為普遍上,與中國相比,本地廠輪胎每條價格會貴整 30令吉至50令吉不等,胥視輪胎尺寸而定。輪胎尺寸越大,價格差幅越高,此情況下,既然中國輪胎品質不錯,消費人必然會選用。
中國製造的輪胎不會因價格便宜而影響品質,消費人無須擔憂,可安全使用。
其實近年來,大馬不少商用車輛,如長途巴士與載貨羅里等都選用中國生產的輪胎,因為可節省成本。

經濟不景,消費人為節省開銷,選用二手輪胎。
市道放緩 車主省省用 70%輪紋磨損不更新
「市道放緩,在怡保區內行駛的車子,有超過70%的輪胎花紋磨損嚴重,車主也不捨得更新。」
陳孫衛也是怡保新合順興輪胎服務中心東主,他指出,這類輪胎花紋近乎見底的車子,雖然沒長途行駛,只是在區內代步,但也存在著危險。
他說,現在即使佳節返鄉,人們大多只為轎車做維修及保養,鮮少會更換新輪胎,有者會為了省錢,退而求次選擇二手輪胎。
「其實,用二手輪胎有一定的安全隱憂,畢竟輪胎花紋不比新輪胎,雨天路滑時危險。」
他說,二手輪胎和新輪胎價格相差甚遠,前者視輪胎剩餘的花紋定價,價格一般介於20至30令吉,後者則需100令吉以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558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