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決定了!預科班學額增至4萬,馬智禮宣布:將從今年開始生效!他說,除了大學預科班,大家也可關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計畫(TVET),因為我國的社區學院也為擁有技能潛能的學生提供機會。「我呼籲大馬教育文憑(SPM)畢業生也去探討技職領域的機會。
教育部長馬智禮他說,日前宣布將2萬5000個大學預科班學額增至4萬個的決定,將從今年開始生效。

他今日為2019年社區學院3項新措施主持推介儀式後,證實此宣布將於今年生效。
當媒體試圖進一步詢問有關大學預科班的詳情時,馬智禮要求媒體把焦點放在今日活動。
他說,除了大學預科班,大家也可關注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計畫(TVET),因為我國的社區學院也為擁有技能潛能的學生提供機會。
「我呼籲大馬教育文憑(SPM)畢業生也去探討技職領域的機會。

「如果學生不被公立大學或私立大學錄取,可以考慮社區學院。今天我們推出的這3項措施,也能擁有明亮的前途。」
行動黨中委劉天球對內閣議決,大學預科班保留90%的土著固打制感到失望,並認為希望聯盟理應在這課題上,做得更好和公平。
「若這是國陣決定,我能理解。但在『新馬來西亞』,這是不合時宜的。」

劉天球
他說,大家都知道,為期一年的大學預科班制比2年制的大馬高級教育文憑制度容易多,但大多數非穆斯林因學額問題,無法進入大學預科班,以致他們被迫進入大馬高級教育文憑制。
劉天球在部落格撰文說,大學預科班為土著而設,以讓他們考獲更好的成績,這意味預科班學生更容易獲得大學資格。
不過,他認為,這也導致犧牲了為了考獲好成績,而更用功的大馬高級教育文憑學生。
「這怎麼公平?為什麼在『新馬來西亞』還發生這事情呢?」
我們認為,內閣週三的議決,即把大學預科班(Matriculation)的2萬5000個學額大幅度增加至4萬個學額,並與此同時卻繼續維持土著90%,非土著10%的固打制,將進一步惡化大學收生不公的現象。
原因如下:
1. 大學先修班生(STPM)將更難進入大學
在不透明入學制度下,大學預科班學生都擁有比STPM學生更高的機會進入大學,尤其是首要大學的熱門科系,若增加預科班高達1萬5000名的學額,將進一步擠壓已經苟延殘喘的STPM學生進入大學的機會。
2.摧毀STPM多年來建立的文憑認受性與公信力
即使預科班的文憑不如STPM文憑一樣廣為世界各地大學承認,許多非馬來人學生依然爭破頭要擠入預科班,為的就是要獲得一張「大學入門票」,這是因為預科班不論是在考試積分或課外活動得分都比STPM來得更加簡易,更因為這樣的因素,進入首要大學的熱門科系往往獲得優先權。綜合各種不利的客觀因素,未來將越來越少人報考STPM,STPM多年來建立的文憑認受性和公信力將逐步被摧毀。
3.不利大學學術表現

增加預科班學額後,大學也將擴大收取預科班學生的數量,在越來越少學生問津STPM下,大學招生將大幅度傾向預科班學生,在預科班文憑學術認可性並不如STPM的情況下,將不利本地大學的學術表現,也直接影響各本地大學衝擊世界大學排名的努力。
4.不符合經濟效益
增加1萬5000個預科班學額,將肯定為國家財務帶來極大的負擔,因為預科班是獨立個體的學院式經營,並不像STPM一樣附屬在中學;而目前2萬5000名預科班學生分布在全國17間大學預科班,平均一間預科班學院要承擔1470名學生,若再另外增加多1萬5000個學額,則等同於要多10間預科班學院的規模才能承擔這些額外名額。
教育部文告裡提到或將可能借用師訓學院作為預科班用途,但也必然在硬體和軟體上增加設備,加上預科班學生享有每月250令吉津貼(一年兩個學期一共十個月,就是2500令吉),多1萬5000個學額,就是一年要多3千750萬令吉,對目前面對國家財務困境的政府來說是一筆不輕的負擔;而另一邊廂,各地中學本來配備齊全的STPM班則因為乏人問津而被關閉,完全是一種浪費資源的體現,根本不符合經濟效益。
四短期建議解決入學爭議:
短期而言,在為了避免部分政客炒作種族情緒的現實考量下,我們認為內閣可以採取以下幾項短期建議,以解決大學預科班帶來的爭議:
1. 指示大學中心單位(UPU)在審核學生入學申請時,各大學和各科系都應該是錄取50%預科班生,50% STPM生,以達至「兩試平衡」,不再偏袒預科班生,邊緣化STPM生。
2. 公開各大學各科系最低CGPA(預科班與STPM)積分要求,以讓學生在填寫入學志願時能夠有一個明確的參考,減低優秀生因為填寫入學志願時的一些技術性失誤而導致無法進入屬意科系的機會。
3. 檢討大學預科班的積分制度,透明公開各學科考獲等級的分數及要求,提高預科班考獲4.0的門檻,避免黑箱操作積分,讓預科班成為進入大學的「後門」。
4. 檢討大學預科班的課外活動分數,如現有預科班課外活動等同於州際級別,但STPM課外活動卻等同於校際級別,此不公區分,讓STPM生永遠在這入學的最後關鍵10分落後預科班學生。
結語:
短期來說,只要做到以上的解決方案,即使大學預科班只維持目前的學額數量和非馬來人10%的配額,我們都能有效減少STPM優秀生無法進入大學或屬意科系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所有人都要湧進預科班,而越來越少人害怕報考STPM的窘境。
長 期來說,內閣不但不應該增加大學預科班學額,反而應該逐步減少,循序漸進朝向統一國立中學的大學入學試為方向,終極目標應該是廢除大學預科班,讓所有人都 報考歷史悠久、具有學術認受性和社會公信力的STPM,讓所有族群站在公平的入學起跑點,就算要設立扶弱政策,也應該以「需要」為基礎,不是「膚色」為基 礎。
我們衷心希望內閣能夠從善如流,從短期解決方案做起,逐步落實不分族群的入學正義,打造一個公平的馬來西亞,不要再讓STPM優秀生流淚和含冤,我們必須緊記,改朝換代不是為了延續前朝的腐敗,而是為了打造美好的未來給下一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538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